一种慢性创面修复敷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083437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19 17:00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慢性创面修复敷料,包括无纺布层、敷芯和离型纸层,无纺布层、敷芯以及离型纸层由下至上依次设置,无纺布层的中心位置开设有注射孔,注射孔上覆盖设置有医用防水透气膜,敷芯粘贴设置于无纺布层的上侧面中间位置,敷芯外一周的无纺布层上设置有缓冲区。本慢性创面修复敷料,通过在无纺布的敷芯中心位置设置覆盖有医用防水透气膜的注射孔,可以在换药前,通过注射孔给敷芯处注射碘伏等消毒液,使消毒液浸透敷芯,可以减少在换药时创面的表面与敷料粘连,降低撕扯时的疼痛感觉;此外,通过在敷芯四周设置没有粘胶的缓冲层,可以在撕扯时对创面起到一个缓冲作用,降低创面的疼痛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尤其涉及一种慢性创面修复敷料


技术介绍

1、近年来,各种慢性疾病的患病率逐年增加,导致与之相关的压疮,糖尿病足,下肢静脉性溃疡等慢性创面也呈现出高发病率。临床常见伤口已由急性创伤转为慢性创面为主,各种创伤、烧伤、烫伤、术后创口不愈合、褥疮、糖烂足、臁疮所致的慢性伤口已经跃居发病率的首位。

2、创面修复是指由于致伤因子的作用导致组织缺失后,局部组织通过再生、修复、重建,进行修补的一系列病理生理过程。在慢性创面修复过程中,需要多次换药,然后通过敷料覆盖住创面,防止其被感染。

3、现有的敷料一般由粘贴式无纺布层、敷芯和离型纸层组成,通过将敷芯盖设在创面上,吸收创面渗透液,然后通过粘贴式无纺布层粘贴在患者患处四周的皮肤上。

4、但由于慢性创面治疗过程中,每隔两到三天均需要换一次药,特别是在治疗初期,敷料覆盖创面时,创面渗出物易与干燥真皮组织一起形成痂皮,上皮细胞被迫在痂下移行,妨碍上皮化,同时这种痂皮形成的创面和干燥的表面与敷料粘连,肉芽组织易长入纤维网眼中,换药揭起敷芯时会引起疼痛,并形成新的创伤。此外在撕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慢性创面修复敷料,包括:无纺布层、敷芯和离型纸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纺布层、所述敷芯以及所述离型纸层由下至上依次设置,所述无纺布层的中心位置开设有注射孔,所述注射孔上覆盖设置有医用防水透气膜,所述敷芯粘贴设置于所述无纺布层的上侧面中间位置,所述敷芯外一周的所述无纺布层上设置有缓冲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慢性创面修复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纺布层的上侧面上除了所述敷芯以及所述缓冲区外的其余位置均涂设有医用粘胶,所述无纺布层通过所述医用粘胶与所述离型纸层粘贴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慢性创面修复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纺布层上覆盖设置有医用粘胶的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慢性创面修复敷料,包括:无纺布层、敷芯和离型纸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纺布层、所述敷芯以及所述离型纸层由下至上依次设置,所述无纺布层的中心位置开设有注射孔,所述注射孔上覆盖设置有医用防水透气膜,所述敷芯粘贴设置于所述无纺布层的上侧面中间位置,所述敷芯外一周的所述无纺布层上设置有缓冲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慢性创面修复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纺布层的上侧面上除了所述敷芯以及所述缓冲区外的其余位置均涂设有医用粘胶,所述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向光俊向明磊王勃霏刘玲孙雨桐杨小玲杨洪政贾文成龙艳春
申请(专利权)人:三峡大学附属仁和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