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催化反应器,具体为一种内循环型臭氧光催化反应器。
技术介绍
1、光催化剂是一种能够利用光能进行催化反应的材料。它的主要作用是在光照下产生活性的光致电子和光致空穴,并利用它们进行氧化还原反应,从而实现有机物的降解、污染物的去除以及其他化学反应。光催化剂的应用非常广泛,常用于环境污染治理,光催化剂可用于废水处理、大气污染物降解等领域。通过光催化反应,有机物和污染物可以被快速降解为无害的物质,从而净化水体和空气;光催化除菌消毒,光催化剂可以利用产生的活性氧和自由基对细菌、病毒等微生物进行杀灭和去除,用于水处理、食品消毒等领域;光催化分解水制氢:光催化剂可以利用光能将水分解为氢气和氧气,用于制备清洁能源氢气,具有潜在的能源应用价值。
2、目前,光催化剂大多采用粉末状催化剂,但粉末状催化剂存在回收困难的问题;同时,单一光催化或单一臭氧处理的效果有限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技术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内循环型臭氧光催化反应器采用颗粒型光催化剂,通过内循环带动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循环型臭氧光催化反应器,包括进水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1),用于将废水引入罐体(2),所述进水管(1)下端连通有罐体(2),所述罐体(2)用于容纳反应废水,所述罐体(2)上端内部固定连接有初淀区(3),所述进水管(1)下端延伸至初淀区(3)内部,所述初淀区(3)用于去除废水的悬浮颗粒物,所述初淀区(3)底部设置有排泥系统(4),所述排泥系统(4)用于排出初沉区产生的污泥,所述初淀区(3)上端设置有溢流堰(5),所述溢流堰(5)外侧连通有循环区(6),所述溢流堰(5)用于将初沉区污水导入循环区(6),所述循环区(6)与初沉区相连,用于实现废水的内循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循环型臭氧光催化反应器,包括进水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1),用于将废水引入罐体(2),所述进水管(1)下端连通有罐体(2),所述罐体(2)用于容纳反应废水,所述罐体(2)上端内部固定连接有初淀区(3),所述进水管(1)下端延伸至初淀区(3)内部,所述初淀区(3)用于去除废水的悬浮颗粒物,所述初淀区(3)底部设置有排泥系统(4),所述排泥系统(4)用于排出初沉区产生的污泥,所述初淀区(3)上端设置有溢流堰(5),所述溢流堰(5)外侧连通有循环区(6),所述溢流堰(5)用于将初沉区污水导入循环区(6),所述循环区(6)与初沉区相连,用于实现废水的内循环,所述循环区(6)外侧设置有混合区(8),所述混合区(8)与循环区(6)之间固定连接有隔板(7),所述隔板(7)用于将循环区(6)与混合区(8)隔开,废水在循环区(6)和混合区(8)往复运动,形成内循环,所述循环区(6)和混合区(8)内部含颗粒型光催化剂(9),所述颗粒型光催化剂(9)是发挥主要光催化-臭氧协同氧化的部位,用于去除有机物,所述混合区(8)内部设置有臭氧释放器(10),所述臭氧释放器(10)用于提供臭氧,所述罐体(2)外部设置有紫外光灯(11),所述紫外光灯(11)为反应区内的颗粒型光催化剂(9)提供光催化反应的光源,所述罐体(2)上端设置有斜管出水区(12),所述斜管出水区(12)用于处理后的废水从罐体(2)流出,所述斜管出水区(12)底部设置有蜂窝斜管(13),所述蜂窝斜管(13)底部与罐体(2)上端外侧连通,所述蜂窝斜管(13)用于将流失的颗粒型光催化剂(9)在其内部进行沉淀,并回到回到混合区(8),所述斜管出水区(12)上部设置有出水堰(14),所述出水堰(14)用于将处理后的污水流出罐体(2),所述臭氧释放器(10)外侧一端连通有臭氧发生系统(22),所述臭氧发生系统(22)设置于罐体(2)外部,所述臭氧发生系统(22)用于产生臭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丽亚,田启平,许猛,张峰,陈晶晶,陈欣怡,姚华奇,赖亮,石瑞芬,杨佳豪,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省机电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