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钼合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应用于承力部位的具有抗肿瘤作用的生物医用钼合金。
技术介绍
1、药物治疗、放射治疗和外科手术是目前常采用的癌症治疗方式,但三种治疗方式都存在易造成组织损伤、脱发、难以抑制肿瘤转移和复发等问题。因此,开发一种不损害人体组织、可抑制肿瘤转移和复发的材料,是目前亟待解决的技术瓶颈。mn2+作为激活cgas-sting通路的激动剂,可以促进t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在肿瘤中的浸润和杀伤,具有良好的抗肿瘤作用。可降解金属植入后与体液接触,降解过程持续释放降解产物,将锰元素添加到可降解金属中可有望开发出一种具有抗肿瘤作用的材料。目前常见的可降解金属材料可分为锌合金、镁合金和钼合金等,钼的标准电极电位高于镁,可有效避免镁合金降解过快导致的溶血、溶骨和皮下囊肿等情况。此外,钼合金相比于镁合金和锌合金具有更高的力学性能,更适用于承力部位的植入器件,可避免镁合金和锌合金降解过程力学性能损失导致植入器件提前失效的问题。
2、含锰钼合金发挥优异抗肿瘤的关键在于其降解后释放的锰离子浓度,只有锰离子浓度达到起效浓度后,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应用于承力部位的具有抗肿瘤作用的生物医用钼合金,其特征在于,其化学组成按重量百分比计,包含合金元素钛、锆、钙、铜、硅、锶、碳和稀土元素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且合金元素的含量总计小于10%,锰含量为30.1-55.0%,余量为钼。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应用于承力部位的具有抗肿瘤作用的生物医用钼合金,其特征在于,该钼合金的制备方法包括:该钼合金经粉末冶金烧结,200-400MPa,900-1100℃保温1~3h,升温至1500-1900℃保温5-8h,后经轧制、挤压、拉拔和旋锻变形工艺,变形温度1000-1300℃,变形前后横截面面积比为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应用于承力部位的具有抗肿瘤作用的生物医用钼合金,其特征在于,其化学组成按重量百分比计,包含合金元素钛、锆、钙、铜、硅、锶、碳和稀土元素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且合金元素的含量总计小于10%,锰含量为30.1-55.0%,余量为钼。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应用于承力部位的具有抗肿瘤作用的生物医用钼合金,其特征在于,该钼合金的制备方法包括:该钼合金经粉末冶金烧结,200-400mpa,900-1100℃保温1~3h,升温至1500-1900℃保温5-8h,后经轧制、挤压、拉拔和旋锻变形工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明,谭丽丽,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