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逆变电路及双向逆变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081777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19 16:59
本申请适用于双向逆变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双向逆变电路及双向逆变器,上述双向逆变电路包括第一开关模块、第二开关模块、第三开关模块、第四开关模块、第一续流模块、第二续流模块、第一储能模块和第二储能模块。第一开关模块分别与直流电源的第一端、第一续流模块、第二续流模块、第一储能模块和第三开关模块电连接,第二开关模块分别与直流电源的第二端、第一储能模块、第二储能模块、第一续流模块、第二续流模块和第四开关模块电连接,第二储能模块分别与第三开关模块和第四开关模块电连接,第二储能模块用于分别与负载和交流电源电连接。本申请中的双向逆变电路在工作过程中开关损耗低,提高了功率转换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属于双向逆变,尤其涉及一种双向逆变电路及双向逆变器


技术介绍

1、双向逆变电路是一种具有逆变模式和整流模式的电路,具有电路结构简单,调制方法成熟等优点,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工业与民用双向逆变器中。传统的双向逆变电路主要包括:直流电源、交流电源、直流滤波电容、交流滤波电容、滤波电感、四个功率开关管及其体二极管。双向逆变电路在工作过程中,四个功率开关管均需要工作于高频开关状态,开关功耗较大。此外,体二极管的反向恢复时间较长,还会引起较大的恢复功耗。因此,传统的双向逆变电路在工作过程中存在损耗较大,从而导致转换效率较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双向逆变电路及双向逆变器,可以解决现有的双向逆变电路在工作过程中损耗较大,导致其转换效率较低的问题。

2、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双向逆变电路,包括第一开关模块、第二开关模块、第三开关模块、第四开关模块、第一续流模块、第二续流模块、第一储能模块和第二储能模块;

3、所述第一开关模块分别与直流电源的第一端、所述第一续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向逆变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开关模块、第二开关模块、第三开关模块、第四开关模块、第一续流模块、第二续流模块、第一储能模块和第二储能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逆变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模块包括第一开关管,所述第一开关管的漏极分别与所述直流电源的第一端、所述第一续流模块和所述第三开关模块电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的源极分别与所述第一储能模块和所述第二续流模块电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的栅极用于与控制模块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逆变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开关模块包括第二开关管,所述第二开关管的漏极分别与所述第一储能模块、所述第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向逆变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开关模块、第二开关模块、第三开关模块、第四开关模块、第一续流模块、第二续流模块、第一储能模块和第二储能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逆变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模块包括第一开关管,所述第一开关管的漏极分别与所述直流电源的第一端、所述第一续流模块和所述第三开关模块电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的源极分别与所述第一储能模块和所述第二续流模块电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的栅极用于与控制模块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逆变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开关模块包括第二开关管,所述第二开关管的漏极分别与所述第一储能模块、所述第一续流模块和所述第二储能模块电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管的源极分别与所述直流电源的第二端、所述第二续流模块和所述第四开关模块电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管的栅极用于与控制模块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逆变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开关模块包括第三开关管,所述第三开关管的漏极分别与所述直流电源的第一端、所述第一开关模块和所述第一续流模块电连接,所述第三开关管的源极分别与所述第四开关模块和所述第二储能模块电连接,所述第三开关管的栅极用于与控制模块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逆变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开关模块包括第四开关管,所述第四开关管的漏极分别与所述第三开关模块和所述第二储能模块电连接,所述第四开关管的源极分别与所述直流电源的第二端、所述第二续流模块和所述第二开关模块电连接,所述第四开关管的栅极用于与控制模块电连接。

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玉凤陈明新李林朗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正沃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