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油泵装置以及抽取油液的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081100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19 16: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抽油泵装置,包括内筒;活塞机构,其包括将所述内筒分隔成上部空间和下部空间的第一柱塞、与泵体连接的第二柱塞,以及限位组件,其中,第一柱塞包括至少一个第二进口;阀体,其包括至少一个第三进口,其中,内筒包括至少一个与上部空间连通的用于接收油液的第一进口,第二柱塞构造成能够在泵体的作用下向上游运动而促使阀体打开所述第二进口,以使上部空间的油液通过第三进口和第二进口流入下部空间,阀体构造成能够在泵体的作用下向下游运动而关闭所述第二进口,以使处于下部空间内的油液通过排油机构排出。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机械式连接的方式以实现对第二进口开闭的合理控制,进而显著地提高了抽油泵装置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采油工程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抽油泵装置,以及一种抽取油液的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埋藏深度超过8000m的深层、超深层油藏逐渐增多,因而导致实际生产中存在泵挂深度超过3000m、排量100m3/d的现实需求。但是,抽油泵若要实现上述的排量,泵径应≥70mm,并且在此条件下,若泵挂深度≥3000m,那么就会大致常规抽油泵的悬点载荷很大,液柱载荷将超过10t、悬点载荷预计超过25t,这是现有技术中的抽油杆无法实现的。

2、悬点载荷主要由杆柱载荷(重量)、液柱载荷和惯性载荷组成。其中,杆柱载荷可通过采用玻璃钢抽油杆等降低;惯性载荷可通过优选抽汲参数与抽油机型号(如皮带式抽油机、直线电动机抽油机)来降低。

3、目前,针对悬点载荷中的液柱载荷主要是通过对抽油泵的结构改进,从而将上冲程作用在悬点上的液柱载荷部分或全部转移到油管上或下冲程上以达到解决液柱载荷过大的问题。

4、cn204704095u公开了一种双重减载防气抽油泵,适用于采油工程领域。提升短节另一端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上游动凡尔罩和一阀座,一抽油杆贯穿所述提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抽油泵装置,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抽油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柱塞(21)包括构造成杆状的第一柱塞部分(211),以及构造成桶状并与所述内筒(1)的内周表面密封式连接的第二柱塞部分(2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抽油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柱塞部分(212)通过沿径向向外且向下倾斜延伸的第一台阶(213)与所述阀体(4)形成密封式对接,所述第二进口(214)径向地穿过所述第一台阶(213),从而将所述内筒(1)的上部空间(101)和下部空间(102)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抽油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抽油泵装置,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抽油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柱塞(21)包括构造成杆状的第一柱塞部分(211),以及构造成桶状并与所述内筒(1)的内周表面密封式连接的第二柱塞部分(2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抽油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柱塞部分(212)通过沿径向向外且向下倾斜延伸的第一台阶(213)与所述阀体(4)形成密封式对接,所述第二进口(214)径向地穿过所述第一台阶(213),从而将所述内筒(1)的上部空间(101)和下部空间(102)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抽油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3)包括与所述第二柱塞(22)的下游端固定连接的限位环(31),以及形成在所述限位环(31)内的限位槽(32),其中,所述第一柱塞(21)通过限位螺帽(23)安装在所述限位槽(32)内,从而允许所述第一柱塞(21)相对于所述限位环(31)轴向运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抽油泵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限位环(31)与所述第一柱塞(21)的接合处形成有用于与所述限位螺帽(23)轴向抵接的第二台阶(3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玉国赵海洋任向海彭振华高定祥丁雯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