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无极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07935 阅读:2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丝包线的无极灯,包括无极灯管、磁环,丝包线,卡箍,散热条。所述磁环包括两付,所述磁环每付由两块半圆磁性材料组成,所述两组磁环套接在所述无极灯管的两端,所述磁环的外部由磁环卡箍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丝包线绕在磁环上,丝包线自身的损耗小,温升低,使灯管的光效明显提高。在磁环和无极灯管之间设置有散热圈,既保护灯管,又促进散热。(*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照明灯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极灯。
技术介绍
无极灯光源是集电子技术与光源技术于一体的高科技新型光源,它没有灯丝、电 极,采用磁场来激励气体放电、发光。具有高效节能,绿色环保、长寿耐用等诸多优点,正在 全球各行各业得到广泛应用。无极灯照明系统有三个元件组成镇流器、磁环、灯管。磁环 通过高频镇流器传送能量,通过铁氧体磁力线圈产生的高频波撞击灯壁荧光粉而发光。 现有的无极灯都采用在耐高温镀银线或镀锡线缠绕在磁环上,从而形成金属线圈 磁环,再通过该金属线圈磁环组成的电磁变压器在玻璃管(含有气体)周围创造了磁场。 但是,利用镀银线或镀锡线存在以下缺点1.镀银线或镀锡线自身损耗功率较大,温升高, 导致无极灯的光效差;2.由于多股镀银线或镀锡线的线与线之间不绝缘,在交变电流通过 时,会产生集肤效应,导致Q值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新型的无极灯,使其在工作时具有较高的Q值,自身损耗小,从而使光效明显提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无极灯,包括无极灯管,在所述 无极灯管上套设有两个磁环,所述磁环上表面缠绕有一层丝包线,其中所述丝包线包括内 层的多股漆包线以及外缚于所述漆包线的耐高温丝。 在工作状态下,丝包线相比镀银线或镀锡线自身损耗功率以及温升要小的多,且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大大降低了集肤效应,具有较高Q值,因此其光效明显提高。 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无极灯管与磁环之间设有一散热环。通过该 散热环的设置,既保护灯管,又促进散热。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无极灯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技术技术 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技术的保护 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参阅图1所示,本技术的无极灯包括灯管IO,在灯管10上套设有两个磁环 20,其改进在于两个磁环20上分别通过丝包线21缠绕,以替代现有技术中的镀银线或镀锡 线;其中,该丝包线21采用耐高温丝包漆包线形成,内层的漆包线经专用机器绞合,再外缚以耐高温丝合成。作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在灯管10与磁环20之间 设有一散热环30,既保护灯管,又促进散热。 本技术的无极灯的工作方式与现有技术基本相同,只是通过丝包线21替代 了镀银线或镀锡线,丝包线21相比镀银线或镀锡线自身损耗功率以及温升要小的多,且具 有良好的绝缘性能,大大降低了集肤效应的产生,具有较高Q值,因此其光效明显提高。权利要求一种新型无极灯,包括无极灯管,在所述无极灯管上套设有两个磁环,其特征在于,所述磁环上表面缠绕有一层丝包线。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极灯,其特征在于,所述丝包线包括内层的漆包线以及外 缚于所述漆包线的耐高温丝。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极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极灯管与磁环之间设有一散热环。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丝包线的无极灯,包括无极灯管、磁环,丝包线,卡箍,散热条。所述磁环包括两付,所述磁环每付由两块半圆磁性材料组成,所述两组磁环套接在所述无极灯管的两端,所述磁环的外部由磁环卡箍固定。本技术通过丝包线绕在磁环上,丝包线自身的损耗小,温升低,使灯管的光效明显提高。在磁环和无极灯管之间设置有散热圈,既保护灯管,又促进散热。文档编号F21V29/00GK201527963SQ20092021225公开日2010年7月14日 申请日期2009年11月12日 优先权日2009年11月12日专利技术者韩世权 申请人:上海尊亮贸易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无极灯,包括无极灯管,在所述无极灯管上套设有两个磁环,其特征在于,所述磁环上表面缠绕有一层丝包线。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世权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尊亮贸易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