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监听设备的保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07788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19 16:56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监听设备的保护结构,包括保护盒、监听器和顶板,所述保护盒底端栓接有保护盒底座,所述监听器设置于保护盒内部,所述监听器顶端设置有监听天线,所述顶板上表面设置有与监听天线对应的天线保护套,所述顶板上表面且位于天线保护套侧面设置有防止灰尘进入天线保护套内部的防尘组件,所述保护盒内部且位于监听器侧面设置有防止监听器震动和磕碰的保护组件;通过在保护盒内部设置若干组减震弹簧和橡胶防滑垫,且若干组橡胶防滑垫与监听器侧面接触,通过减震弹簧减少磕碰时监听设备受到的震动,且通过橡胶防滑垫增加监听器在保护盒内部的稳定性,进而对监听器进行保护,避免监听器内部零件损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监听设备,具体为一种监听设备的保护结构


技术介绍

1、世界上最早的窃听设备是中国在2000年前专利技术的。战国时代的《墨子》一书就记载了一种“听瓮”。这种“听瓮”是用陶制成的,大肚小口,把它埋在地下,并在瓮口蒙上一层薄薄的皮革,人伏在上面就可以倾听到城外方圆数十里的动静。到了唐代,又出现了一种“地听”器。它是用精瓷烧制而成,形状犹如一个空心的葫芦枕头,人睡卧休息时,侧头贴耳枕在上面,就能清晰地听到30里外的马蹄声;

2、现有监听设备内部零件十分复杂,需要对监听设备进行保护,避免震动磕碰导致监听设备内部零件损坏,且当监听设备不使用时需要避免被灰尘覆盖,但是现有监听设备保护结构无法有效的保护监听天线,若灰尘覆盖满监听天线会导致监听设备信号变差;因此我们需要提出一种监听设备的保护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监听设备的保护结构,通过在保护盒内部且位于监听器侧面设置减震弹簧和橡胶防滑垫,从而减少监听器收到的震动,进而对监听器进行保护,避免监听器内部零件损坏,再通过天线保护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监听设备的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保护盒(2)、监听器(11)和顶板(17),所述保护盒(2)底端栓接有保护盒底座(1),所述监听器(11)设置于保护盒(2)内部,所述监听器(11)顶端设置有监听天线(4),所述顶板(17)上表面设置有与监听天线(4)对应的天线保护套(5),所述顶板(17)上表面且位于天线保护套(5)侧面设置有防止灰尘进入天线保护套(5)内部的防尘组件(3),所述保护盒(2)内部且位于监听器(11)侧面设置有防止监听器(11)震动和磕碰的保护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监听设备的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组件(3)包括限位板(20)、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监听设备的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保护盒(2)、监听器(11)和顶板(17),所述保护盒(2)底端栓接有保护盒底座(1),所述监听器(11)设置于保护盒(2)内部,所述监听器(11)顶端设置有监听天线(4),所述顶板(17)上表面设置有与监听天线(4)对应的天线保护套(5),所述顶板(17)上表面且位于天线保护套(5)侧面设置有防止灰尘进入天线保护套(5)内部的防尘组件(3),所述保护盒(2)内部且位于监听器(11)侧面设置有防止监听器(11)震动和磕碰的保护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监听设备的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组件(3)包括限位板(20)、连接柱(22)、连接杆(24)和保护顶盖(25),所述连接柱(22)设置有两组,所述连接杆(24)固定连接于两组连接柱(22)对应面顶端,且所述保护顶盖(25)固定安装于连接杆(24)底端,所述限位板(20)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限位板(20)分别设置于两组连接柱(22)底端,两组所述连接柱(22)外弧面均设置有若干组弹簧柱塞(2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监听设备的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17)上表面且位于天线保护套(5)两侧开设有与限位板(20)对应的限位槽(19),所述顶板(17)上表面开设有若干组与弹簧柱塞(21)对应的定位孔(18),所述连接杆(24)一侧设置有移动拉环(23)。

4.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红兵
申请(专利权)人:岳阳市金霖昇行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