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应急救灾,尤其涉及一种折叠式的应急庇护舱体。
技术介绍
1、应急人居空间需要满足快速营建与拆除的需求,紧急救援地点存在着诸多的未知因素,居住空间营造面临轻量化就地建造的需求。在达到快速营建的同时,还需要满足快速撤离,并在异地循环重构的能力。
2、现有的快速搭建及移动居住方式以帐篷(包括充气帐篷)为主,只能满足短期的居住需求,并且在特殊气候环境下舒适度极低,不利于人体健康;而救灾人员往往要面临长时间、重负荷的工作强度,迫切需要提升居住环境的品质,保证良好的休息条件和健康环境;另一方面,经过对灾难一线安置居民的调研,发现转移应急的居住环境,往往存在着冬季寒冷、夏季高温高湿、缺乏私密性、卫生条件低劣、病菌传播等诸多问题,人居环境舒适度问题仍然显著存在。因此,需要依托新技术、新工艺的工业化建造模式,研究快速化拆装、轻量化装备、一体化工艺、可变化模组等工业化建造应对策略,形成成本可控,具有良好适应性的应急空间的营建。
3、发灾后的紧急救难以及灾后的过渡恢复将引起大规模的物质流和信息流,在备灾阶段各个备灾场所的物资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折叠式的应急庇护舱体,其特征在于,包括:端板(1)、底板(2)、亚克力外门(3)、铝合金主体结构(5)、亚克力外窗(6)、展开部分顶板(7)、两侧立板(8)和太阳能光电板(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的应急庇护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应急庇护舱体还包括覆盖于固定舱的顶部的灯箱(11),灯箱(11)的里面设置通过透明亚克力板点亮标识的照明设备,光伏储能逆变一体机(10)设置在灯箱(11)之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的应急庇护舱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应急庇护舱体上设置市政用电接口(1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折叠式的应急庇护舱体,其特征在于,包括:端板(1)、底板(2)、亚克力外门(3)、铝合金主体结构(5)、亚克力外窗(6)、展开部分顶板(7)、两侧立板(8)和太阳能光电板(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的应急庇护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应急庇护...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