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强度超声响应电荷可逆的载药纳米粒子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2073334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19 16: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医药技术领域,提供一种低强度超声响应电荷可逆的载药纳米粒子及其制备方法,组分包括纳米级二氧化钛、化疗药物和壳体材料,所述壳体材料通过壳聚糖‑聚吡咯‑酮缩硫醇纳米凝胶经氢氧化钠溶液处理制备得到。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低强度超声响应电荷可逆的载药纳米粒子,从血浆进入肿瘤微环境后发生电荷反转被肿瘤细胞吸收,并在超声诱导后发生级联反应释放药物,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肿瘤靶向性、刺激响应性、稳定性和低毒性,利于化疗过程的超声控释和精准给药,提升疗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医药,更具体地,涉及一种低强度超声响应电荷可逆的载药纳米粒子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为了解决奥沙利铂(oxa)等癌症一线化疗药的长期耐药问题,以癌细胞、肿瘤微环境和免疫系统为靶点的载药纳米粒子已成为医药领域的研发热点。这类纳米载体克服生物障碍的能力与粒径、电荷和亲水-疏水特性相关,并主要取决于表面电荷。带正电荷的纳米载体,如传统脂质纳米颗粒(lnp),可能会通过静电相互作用直接破坏带负电荷的细胞膜,导致对正常组织的细胞毒性;而中性或带负电荷的纳米载体可以避免蛋白质吸附和网状内皮系统清除,从而有效地在肿瘤部位积聚,但是,带负电荷的纳米载体会与带负电荷的细胞膜产生排斥,不利于肿瘤部位的穿透和细胞内化。因此,理想的载药纳米粒子应具备电荷可逆的性质,在血液和正常组织间隙带负电荷,而在肿瘤微环境带正电荷。

2、现有技术提供的电荷可逆的载药纳米粒子是通过疏水自组装一些刺激响应型电荷可逆组件,然后刺激触发质子化/去质子化或载体主要官能团的共价键断裂导致电荷可逆。虽然在酸性条件下通过质子化可以实现表面电荷的转化,但由于亲水性的增加,载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荷可逆的纳米粒子壳体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荷可逆的纳米粒子壳体材料的主干是壳聚糖-聚吡咯聚合物,所述壳聚糖-聚吡咯聚合物的氨基葡萄糖残基之间通过酮缩硫醇键连接,所述电荷可逆的纳米粒子壳体材料包含释放质子的吡咯环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荷可逆的纳米粒子壳体材料,其特征在于,化学式为其中n∈[500,1000],x∈[30,200]。

3.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荷可逆的纳米粒子壳体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荷可逆的纳米粒子壳体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吡咯、过硫酸铵和壳聚糖单...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荷可逆的纳米粒子壳体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荷可逆的纳米粒子壳体材料的主干是壳聚糖-聚吡咯聚合物,所述壳聚糖-聚吡咯聚合物的氨基葡萄糖残基之间通过酮缩硫醇键连接,所述电荷可逆的纳米粒子壳体材料包含释放质子的吡咯环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荷可逆的纳米粒子壳体材料,其特征在于,化学式为其中n∈[500,1000],x∈[30,200]。

3.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荷可逆的纳米粒子壳体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荷可逆的纳米粒子壳体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吡咯、过硫酸铵和壳聚糖单体的摩尔比为1:(0.4~0.6):(0.1~0.4)。

5.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荷可逆的纳米粒子壳体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壳聚糖-聚吡咯聚合物与酮缩硫醇的质量比为1:(0.4~0.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荷可逆的纳米粒子壳体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活性酯化试剂为n-羟基琥珀酰亚胺,缩合剂为1-乙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瑞周静雯刘广健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