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深层与浅层地热能联合供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073094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19 16:53
本技术涉及地热能利用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中深层与浅层地热能联合供热装置,包括钢管,所述钢管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隔板的顶部贯穿固定连接有中深层绝热管,所述钢管的顶部通过螺栓连接有盖板,所述盖板顶部的右侧贯穿固定连接有浅层绝热管,所述中深层绝热管的底部连通有第一潜水泵,所述浅层绝热管的底部连通有第二潜水泵,所述盖板顶部的左侧贯穿固定连接有壳体,所述壳体的内腔通过螺栓连接有过滤网。本技术通过伺服电机、丝杆、调节板、弹簧、刮板、竖杆和导向杆的配合,具备防堵功能的优点,能够对过滤网表面堆积的杂质进行快速清洁处理,使其不易发生堵塞现象,进而提升了后续的供水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地热能利用,具体为一种中深层与浅层地热能联合供热装置


技术介绍

1、地热能是由地壳抽取的天然热能,这种能量来自地球内部的熔岩,并以热力形式存在,在对地热能进行利用时,需要使用到地热能供热装置。

2、经检索,专利号为cn218269646u,名称为一种中深层地热能热泵供热装置的技术,包括热泵箱与换热管,通过研究分析发现,虽然在使用过程中可以通过排放管对固定管中的热气进行排放,从而减小其因高温损坏的几率,并且在需要使用热水时,水泵会通过热水管对换热管底端的热水进行抽取并输送热泵箱中,从而保证了设备的长久运行等优点,但是,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以下缺点。

3、如:不具备防堵功能,上述装置在使用过程中,无法对过滤网表面堆积的杂质进行快速清洁处理,造成过滤网容易发生堵塞现象,从而影响后续的供水效果,不利于换热工作,为了解决以上的技术问题,为此我们设计出一种中深层与浅层地热能联合供热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深层与浅层地热能联合供热装置,具备防堵功能和联合供热功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深层与浅层地热能联合供热装置,包括钢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隔板(2),所述隔板(2)的顶部贯穿固定连接有中深层绝热管(3),所述钢管(1)的顶部通过螺栓连接有盖板(4),所述盖板(4)顶部的右侧贯穿固定连接有浅层绝热管(5),所述中深层绝热管(3)的底部连通有第一潜水泵(6),所述浅层绝热管(5)的底部连通有第二潜水泵(7),所述盖板(4)顶部的左侧贯穿固定连接有壳体(8),所述壳体(8)的内腔通过螺栓连接有过滤网(9),所述壳体(8)的右侧通过螺栓连接有清洁机构(10),所述壳体(8)底部的左侧连通有第一供水机构(11),所述壳体(8)底部的右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深层与浅层地热能联合供热装置,包括钢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隔板(2),所述隔板(2)的顶部贯穿固定连接有中深层绝热管(3),所述钢管(1)的顶部通过螺栓连接有盖板(4),所述盖板(4)顶部的右侧贯穿固定连接有浅层绝热管(5),所述中深层绝热管(3)的底部连通有第一潜水泵(6),所述浅层绝热管(5)的底部连通有第二潜水泵(7),所述盖板(4)顶部的左侧贯穿固定连接有壳体(8),所述壳体(8)的内腔通过螺栓连接有过滤网(9),所述壳体(8)的右侧通过螺栓连接有清洁机构(10),所述壳体(8)底部的左侧连通有第一供水机构(11),所述壳体(8)底部的右侧连通有第二供水机构(12),所述盖板(4)顶部的右侧通过螺栓连接有控制器(13),所述壳体(8)的左侧连通有排污管(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深层与浅层地热能联合供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机构(10)包括伺服电机(15),所述伺服电机(15)的左侧通过螺栓与壳体(8)连接,所述伺服电机(15)的输出端贯穿至壳体(8)的内腔并固定连接有丝杆(16),所述丝杆(16)的表面螺纹套设有调节板(17),所述调节板(17)底部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弹簧(18),所述弹簧(18)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刮板(19),所述刮板(19)的底部与过滤网(9)相接触,所述刮板(19)顶部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竖杆(20),所述竖杆(20)的顶端依次贯穿弹簧(18)和调节板(17),所述调节板(17)两侧的前侧和后侧均贯穿活动连接有导向杆(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林王淑旭丑雪松李双徐岩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建筑科技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