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型叶轮抛光打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070688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19 16: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叶轮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型叶轮抛光打磨装置,包括抛光打磨装置主体、驱动机构、扫描机构和控制机构;抛光打磨装置主体内设有工作腔和抛光罐,抛光罐开口设于工作腔内,抛光罐内容纳有抛光液和打磨软粒;驱动机构安装于抛光打磨装置主体内,驱动机构包括一对伸缩气缸,伸缩气缸自由端连接有第一安装板,第一安装板设于工作腔内,且与抛光罐开口相对应,第一安装板上安装有驱动电动机,驱动电动机输出轴固定连接有安装座。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根据叶轮表面粗糙度,灵活更换磨粒流浓度,进而可以大大提高叶轮的抛光打磨效果,保证叶轮的抛光打磨质量,避免对叶轮的后续正常使用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叶轮生产,具体涉及一种智能型叶轮抛光打磨装置


技术介绍

1、叶轮主要由叶片、轮盘和轴承等部分组成。其中,叶片是起主要作用的零件,它的结构形状和数量不尽相同,但一般都带有扭曲的倾角或扭转角,使得流体在旋转过程中发生环流和涡流,从而形成一定的压力差以及流量差。轮盘则是叶片的支撑部分,其尺寸大小和形状也是根据液体或者气体的流量和压力规格而不同的。叶轮具有高效、灵活、可靠、结构简单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液体输送、泵送、压缩、增压、喷射、离心分离、干燥、粉碎和喷雾等领域。

2、市面上部分叶轮在加工完成后,其表面非常粗糙,经常需要抛光打磨处理。然而由于叶轮造型结构复杂,尤其是内部孔道和型腔,使得一般的打磨设备难以满足叶轮充分打磨的需求。为此,市面上出现了磨粒流打磨工艺,如公开号为:cn105382672a的中国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软性磨粒流抛光叶轮的装置,其利用叶片在含有磨粒的液体中旋转,可以实现叶轮的表面打磨,一定程度上能够满足叶轮全面打磨的需求。

3、然而,该装置在使用时,依然存在着不足,如该装置不能根据叶轮表面粗糙度灵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型叶轮抛光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型叶轮抛光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抛光打磨装置主体(1)上铰链连接有盖门(105),所述盖门(105)与所述工作腔(101)相对应,所述抛光打磨装置主体(1)上安装有控制单元(106),所述驱动电动机(203)与控制单元(106)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型叶轮抛光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腔(101)上顶壁开凿有避位槽(107),所述驱动电动机(203)设于避位槽(107)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型叶轮抛光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型叶轮抛光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型叶轮抛光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抛光打磨装置主体(1)上铰链连接有盖门(105),所述盖门(105)与所述工作腔(101)相对应,所述抛光打磨装置主体(1)上安装有控制单元(106),所述驱动电动机(203)与控制单元(106)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型叶轮抛光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腔(101)上顶壁开凿有避位槽(107),所述驱动电动机(203)设于避位槽(107)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型叶轮抛光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扫描机构(3)包括电动滑轨(301),所述电动滑轨(301)安装于所述工作腔(101)侧壁,所述电动滑轨(301)与所述控制单元(106)电性连接,且电动滑轨(301)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安装板(202)的直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智能型叶轮抛光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滑轨(301)上安装有第二安装板(302),所述第二安装板(302)上安装有扫描探头(303),所述扫描探头(303)设于所述安装座(204)的下侧,且扫描探头(303)与所述控制单元(106)电性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型叶轮抛光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机构(4)包括升降气缸(401),所述升降气缸(401)自由端固定连接有升降板(402),所述升降板(402)的直径等于所述抛光罐(102)的内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慧薛誓颖杨莉胡健李京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