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钢桩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2068737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19 16: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组合钢桩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其包括若干钢管桩和若干钢板桩,所述钢板桩和所述钢管桩均沿周向插设于用于配合所述支护结构使用的基坑内,各所述钢管桩之间相互连接,各所述钢板桩之间相互连接;所述钢板桩包括第一钢板桩和第二钢板桩,所述第一钢板桩、所述第二钢板桩和所述钢管桩一一对应;各所述第一钢板桩抵接于所述基坑的侧壁,各所述钢管桩连接于对应的所述第一钢板桩朝向所述基坑内的一侧,各所述第二钢板桩连接于对应的所述钢管桩远离所述第一钢板桩的一侧;所述支护结构还包括安装于所述第一钢板桩上的锚固组件,所述锚固组件用于将所述第一钢板桩锚固在所述基坑周侧的土方上。本申请具有提高钢桩组合挡水性能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工程建造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组合钢桩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1、现有的,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告(开)号为cn219886856u,专利名称为一种拼接式围护桩组件,包括钢管桩,包括第一插接部和第一安装部,第一钢板桩,包括第二插接部和第二安装部,第二钢板桩,包括第三插接部和第三安装部,由于第二插接部可任意方向与第一安装部组装,第三安装部可任意方向与其它钢管桩上的第一插接部组装,从而使围护桩可根据施工现场状况进行调整围绕形状,由于第三插接部可任意长度与第二安装部组装,从而使围护桩的围绕范围可进行调整,解决了现有的围护桩结构单一,且适用面小,不能跟随施工现场状况进行调整的问题。

2、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在对基坑进行挡水时,单层的钢桩组合对基坑进行挡水和支护,支撑力不足,当面对软质土层时,容易产生土方倾覆压倒围护桩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提高钢桩组合的挡水性能,本申请提供一种组合钢桩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2、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组合钢桩支护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组合钢桩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钢管桩(1)和若干钢板桩(2),所述钢板桩(2)和所述钢管桩(1)均沿周向插设于用于配合所述支护结构使用的基坑内,各所述钢管桩(1)之间相互连接,各所述钢板桩(2)之间相互连接;所述钢板桩(2)包括第一钢板桩(21)和第二钢板桩(22),所述第一钢板桩(21)、所述第二钢板桩(22)和所述钢管桩(1)一一对应;各所述第一钢板桩(21)抵接于所述基坑的侧壁,各所述钢管桩(1)连接于对应的所述第一钢板桩(21)朝向所述基坑内的一侧,各所述第二钢板桩(22)连接于对应的所述钢管桩(1)远离所述第一钢板桩(21)的一侧;所述支护结构还包括安装于所述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钢桩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钢管桩(1)和若干钢板桩(2),所述钢板桩(2)和所述钢管桩(1)均沿周向插设于用于配合所述支护结构使用的基坑内,各所述钢管桩(1)之间相互连接,各所述钢板桩(2)之间相互连接;所述钢板桩(2)包括第一钢板桩(21)和第二钢板桩(22),所述第一钢板桩(21)、所述第二钢板桩(22)和所述钢管桩(1)一一对应;各所述第一钢板桩(21)抵接于所述基坑的侧壁,各所述钢管桩(1)连接于对应的所述第一钢板桩(21)朝向所述基坑内的一侧,各所述第二钢板桩(22)连接于对应的所述钢管桩(1)远离所述第一钢板桩(21)的一侧;所述支护结构还包括安装于所述第一钢板桩(21)上的锚固组件(3),所述锚固组件(3)用于将所述第一钢板桩(21)锚固在所述基坑周侧的土方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钢桩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各所述钢板桩(2)上靠近所述钢管桩(1)的一侧设置有安装槽(4),各所述钢管桩(1)上靠近各所述钢板桩(2)的一侧均设置有插条(5),所述插条(5)沿所述钢管桩(1)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各所述插条(5)通过所述安装槽(4)插设于对应的钢板桩(2);各所述钢板桩(2)上均安装有用于将所述插条(5)锁定在该钢板桩(2)上的锁定组件(2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组合钢桩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组件(23)包括第一气囊(41)、若干第一插杆(42)和若干第二插杆(43),各所述第一插杆(42)和所述第二插杆(43)均沿水平方向滑移式安装于所述安装槽(4)的槽壁,各所述第一插杆(42)和所述第二插杆(43)均沿所述插条(5)的长度方向排列设置,在同一水平面上的所述第一插杆(42)和所述第二插杆(43)沿垂直于所述插条(5)长度方向排列设置,所述第一插杆(42)位于所述第二插杆(43)与所述钢管桩(1)之间;所述第一气囊(41)安装于所述安装槽(4)内,所述第一插杆(42)与所述第二插杆(43)位于所述安装槽(4)内的一侧均抵接于所述第一气囊(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云姚天生贺灵林龙建彬肖卒平余东华杨楚红龙慧
申请(专利权)人:韶关市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