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茚虫威混合制备罐的下料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067145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19 16:50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茚虫威混合制备罐的下料结构,包括配制罐,所述配制罐上端设置机座,机座上端设置有伺服电机,伺服电机输出端设置有第一转动轴,第一转动轴另一端设置有第一锥齿轮,第一锥齿轮啮合连接有第二锥齿轮,第二锥齿轮侧壁设置有第二转动轴,第二转动轴另一端设置有第三锥齿轮,第三锥齿轮啮合连接有第四锥齿轮,第三锥齿轮侧壁设置有第三转动轴,第三转动轴另一端设置有进料阀,进料阀侧壁开设有通孔,第二锥齿轮、第二转动轴、第三锥齿轮、第四锥齿轮、第三转动轴、进料阀以及通孔共设有两组且对称放置。本技术中,共设置有两组进料装置,增加了进料速度,其结构简单易操作,提高了使用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配制罐,尤其涉及一种茚虫威混合制备罐的下料结构


技术介绍

1、茚虫威是钠通道抑制剂,主要是阻断害虫神经细胞中的钠离子通道,使神经细胞丧失功能,导致靶标害虫麻痹、协调差,最终死亡,药剂通过触杀和摄食进入虫体,0至4小时内昆虫即停止取食,因麻痹、协调能力下降,故从作物上落下,一般在药后4~48小时内麻痹致死,对各龄期幼虫都有效,在茚虫威的制备过程中需要将不同种类的原料进行混合制备,在茚虫威的生产过程中,所需的原料需要按一定配比加入,现有的设备不能按量控制,会影响各原料之间的比例,导致茚虫威质量下降。

2、现有的茚虫威混合制备罐在使用时存在一定的弊端,现有的制备罐在使用时不能按量控制原材料的加入,不同比例的加入原材料会导致产品质量下降,影响杀虫效果,同时现有的茚虫威混合制备罐只能单次进料,以及其结构复杂,零部件较多,增加生产成本,进而增加了使用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茚虫威混合制备罐的下料结构。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茚虫威混合制备罐的下料结构,包括配制罐(1),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制罐(1)上端设置机座(31),机座(31)上端设置有伺服电机(3),伺服电机(3)输出端设置有第一转动轴(32),第一转动轴(32)另一端设置有第一锥齿轮(33),第一锥齿轮(33)啮合连接有第二锥齿轮(34),第二锥齿轮(34)侧壁设置有第二转动轴(35),第二转动轴(35)另一端设置有第三锥齿轮(36),第三锥齿轮(36)啮合连接有第四锥齿轮(37),第三锥齿轮(36)侧壁设置有第三转动轴(38),第三转动轴(38)另一端设置有进料阀(39),进料阀(39)侧壁开设有通孔(391),第二锥齿轮(34)、第二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茚虫威混合制备罐的下料结构,包括配制罐(1),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制罐(1)上端设置机座(31),机座(31)上端设置有伺服电机(3),伺服电机(3)输出端设置有第一转动轴(32),第一转动轴(32)另一端设置有第一锥齿轮(33),第一锥齿轮(33)啮合连接有第二锥齿轮(34),第二锥齿轮(34)侧壁设置有第二转动轴(35),第二转动轴(35)另一端设置有第三锥齿轮(36),第三锥齿轮(36)啮合连接有第四锥齿轮(37),第三锥齿轮(36)侧壁设置有第三转动轴(38),第三转动轴(38)另一端设置有进料阀(39),进料阀(39)侧壁开设有通孔(391),第二锥齿轮(34)、第二转动轴(35)、第三锥齿轮(36)、第四锥齿轮(37)、第三转动轴(38)、进料阀(39)以及通孔(391)共设有两组且对称放置,通过启动伺服电机(3)带动第一转动轴(32)转动,进而使得第一转动轴(32)带动第一锥齿轮(33)转动,使得两个第二锥齿轮(34)带动两个第二转动轴(35)转动,使得两个第三锥齿轮(36)带动两个第四锥齿轮(37)转动,使得两个第三转动轴(38)带动两个进料阀(39)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茚虫威混合制备罐的下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建黄显超张晓琴梁希梅张孝国吴明杨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广信农化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