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装箱顶部拉箱小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062244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19 16:47
本申请涉及一种集装箱顶部拉箱小车,涉及集装箱生产技术的领域,其包括自带动力源的车体,所述车体上设有第一推杆,所述第一推杆靠近地面的一侧设有第二推杆,所述第二推杆的数量为至少一个,所述第一推杆包括抵接于集装箱上的第一抵接部,至少一个所述第二推杆包括第二抵接部,所述第二抵接部抵接于低高度的集装箱上,所述第一抵接部和若干所述第二抵接部设于不同高度。本申请具有改善当不同箱体输送时,需工作人员更换适配高度的推动装置,费时费力的情况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集装箱生产技术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集装箱顶部拉箱小车


技术介绍

1、集装箱,是能装载包装或无包装货进行运输,并便于用机械设备进行装卸搬运的一种成组工具。能够让一个载重几十吨的庞然大物实现标准化,并且以此为基础逐步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船舶、港口、航线、公路、中转站、桥梁、隧道、多式联运相配套的物流系统。

2、相关技术中,生产线上搭建操作平台,牵引小车上设有推动装置,当集装箱受到其它的动力源而移动到操作平台上时,通过推动装置在集装箱的后方进行抵接并完成运输。

3、现有技术中还存在如下问题:当输送低高度的集装箱时,由于推动装置的高度过高,无法完成抵接于低高度的集装箱的动作,如推动装置的高度设置的过低则导致集装箱无法输送,易使得推动装置受损,故当不同箱体进入时需要不同高度的推动装置,此时需要工作人员进行更换,而推动装置从牵引小车上拆卸下来较为复杂,费时费力,尚有改进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改善当不同箱体输送时,需工作人员更换适配高度的推动装置,费时费力的情况,本申请提供一种集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集装箱顶部拉箱小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自带动力源的车体(1),所述车体(1)上设有第一推杆(21),所述第一推杆(21)靠近地面的一侧设有第二推杆(22),所述第二推杆(22)的数量为至少一个,所述第一推杆(21)包括抵接于集装箱上的第一抵接部(213),至少一个所述第二推杆(22)包括第二抵接部(221),所述第二抵接部(221)抵接于低高度的集装箱上,所述第一抵接部(213)和若干所述第二抵接部(221)设于不同高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装箱顶部拉箱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1)上设有避免所述第一推杆(21)和平台相撞的装配板(11),所述装配板(1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装箱顶部拉箱小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自带动力源的车体(1),所述车体(1)上设有第一推杆(21),所述第一推杆(21)靠近地面的一侧设有第二推杆(22),所述第二推杆(22)的数量为至少一个,所述第一推杆(21)包括抵接于集装箱上的第一抵接部(213),至少一个所述第二推杆(22)包括第二抵接部(221),所述第二抵接部(221)抵接于低高度的集装箱上,所述第一抵接部(213)和若干所述第二抵接部(221)设于不同高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装箱顶部拉箱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1)上设有避免所述第一推杆(21)和平台相撞的装配板(11),所述装配板(11)设于所述车体(1)靠近输送通道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集装箱顶部拉箱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1)上固定连接有平衡块(12),所述平衡块(12)设于所述车体(1)的一侧且远离所述装配板(11)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集装箱顶部拉箱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推杆(21)还包括转动部(212)和限位部(211),所述转动部(212)转动连接于所述装配板(11)上,所述装配板(11)上设有挡块(111),所述挡块(111)和所述第一推杆(21)呈同一平面设置,所述限位部(211)抵接于所述挡块(111)的一侧,所述转动部(212)、所述限位部(211)和所述第一抵接部(213)呈一体设置,所述第一抵接部(213)设于所述转动部(212)远离所述限位部(211)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装箱顶部拉箱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抵接部(213)背向输送方向的一侧设有第一滚轮(214),当集装箱沿输送方向进行移动时,所述第一滚轮(214)优先于所述第一抵接部(213)和集装箱接触,所述第二抵接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滕建华马伟袁建华陈卫林臧兴亚左怀帅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寰宇物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