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的农田灌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06064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19 16:46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的农田灌溉装置,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下方设置有底壳,所述底壳的上端面贯穿连接有调节外壳,所述调节外壳的内部顶端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丝杠,所述丝杠的外侧壁活动连接有螺纹座,所述螺纹座的左侧安装有升降块,所述升降块的上端面安装有调节内柱,所述调节内柱的上端贯穿调节外壳并与主体的下端面可拆卸连接,所述丝杠的下端贯穿调节外壳并延伸至底壳的内部,延伸至底壳内的丝杠的外侧壁安装有从动轮,所述底壳的上端面安装有位于调节外壳右侧的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可拆卸连接有第二转轴,从而方便根据田间农作物的高度调节主体对水管的固定高度,提高了该装置对不同高度农作物灌溉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灌溉装置领域,具体为一种高效的农田灌溉装置


技术介绍

1、灌溉是为地补充作物所需水分的技术措施,为了保证作物正常生长,获取高产稳产,必须供给作物以充足的水分,在自然条件下,往往因降水量不足或分布的不均匀,不能满足作物对水分要求,因此,必须人为地进行灌溉,以补天然降雨之不足。

2、中国专利公开的公告号为cn214430833u一种高效的农田灌溉装,对农田灌溉时,由于农作物的高度不同,而用于固定水管的主体的高度固定,不便根据农作物的高低调节固定水管的高度,对农田灌溉造成了不便;并且不便自动将装置与地面固定。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的农田灌溉装置,具有方便根据田间农作物的高度调节主体对水管的固定高度,提高了该装置对不同高度农作物灌溉的效率,以及便于自动带动两个锥形杆旋转插入到地面和取出地面的特点。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效的农田灌溉装置,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下方设置有底壳,所述底壳的上端面贯穿连接有调节外壳,所述调节外壳的内部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的农田灌溉装置,包括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的下方设置有底壳(3),所述底壳(3)的上端面贯穿连接有调节外壳(4),所述调节外壳(4)的内部顶端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丝杠(406),所述丝杠(406)的外侧壁活动连接有螺纹座(4061),所述螺纹座(4061)的左侧安装有升降块(407),所述升降块(407)的上端面安装有调节内柱(408),所述调节内柱(408)的上端贯穿调节外壳(4)并与主体(1)的下端面可拆卸连接,所述丝杠(406)的下端贯穿调节外壳(4)并延伸至底壳(3)的内部,延伸至底壳(3)内的丝杠(406)的外侧壁安装有从动轮(405),所述底壳(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的农田灌溉装置,包括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的下方设置有底壳(3),所述底壳(3)的上端面贯穿连接有调节外壳(4),所述调节外壳(4)的内部顶端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丝杠(406),所述丝杠(406)的外侧壁活动连接有螺纹座(4061),所述螺纹座(4061)的左侧安装有升降块(407),所述升降块(407)的上端面安装有调节内柱(408),所述调节内柱(408)的上端贯穿调节外壳(4)并与主体(1)的下端面可拆卸连接,所述丝杠(406)的下端贯穿调节外壳(4)并延伸至底壳(3)的内部,延伸至底壳(3)内的丝杠(406)的外侧壁安装有从动轮(405),所述底壳(3)的上端面安装有位于调节外壳(4)右侧的第二电机(401),所述第二电机(401)的输出端可拆卸连接有第二转轴(402),所述第二转轴(402)的下端贯穿并延伸至底壳(3)的内部,所述第二转轴(402)的下端面安装有主动轮(403),所述主动轮(403)和从动轮(405)的外侧壁活动连接有皮带(404),所述调节外壳(4)的内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师小飞
申请(专利权)人:渭源县七彩食品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