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能源供应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多功能热泵机组。
技术介绍
1、热泵是一种将低位热源的热能转移到高位热源的装置,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技术手段。按热源种类划分,热泵主要分为风冷热泵、水冷热泵、蒸发冷热泵。热泵机组能实现的功能主要包括:供冷、供热、供生活热水、供冷的同时供生活热水、同时供冷供热。但是现有的热泵机组无法同时实现上述五种功能,例如热回收型热泵机组,可以实现夏季供冷、冬季供热,夏季供冷的同时供生活热水的功能,但是该热泵不能单独供生活热水,生活热水系统需要另外单独满负荷配置热源,因此对于有多种需求的项目,需要配置多种类型的热泵,系统复杂。另外热回收型热泵机组回收的生活热水温度不会太高,全热回收型热泵的生活热水温度通常在50℃左右,部分热回收型热泵的生活热水温度在45℃左右甚至更低,不满足生活热水使用需求。目前市场上还出现了一种复叠式热泵机组,可以提供更高温度的热水甚至蒸汽,扩大了热泵的应用场景。复叠式热泵设有两个或多个独立的热泵循环系统,第一级循环从低温热源中吸收热量,储存在中温热源中,下一级循环系统从中温热源中吸收热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热泵机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种结构形式,所述第一种结构形式包括风冷换热器(1)、第一水冷换热器(2)、第二水冷换热器(3)、压缩机(4)、膨胀阀(5)、第一四通换向阀(6)、第二四通换向阀(10)、冷冻水泵(7)、热水泵(8)、热水箱(9)及冷媒管路上的阀门(11)~16,各设备通过冷媒管、生活热水循环管和冷热水管进行连接:第一四通换向阀(6)的两个对向接口分别连接压缩机(4)的进口和出口,另外两个对向接口分别连接风冷换热器(1)和第一水冷换热器(2),并在风冷换热器(1)和第一四通换向阀(6)之间的冷媒管上设置阀门(15),在第一四通换向阀(6)和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热泵机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种结构形式,所述第一种结构形式包括风冷换热器(1)、第一水冷换热器(2)、第二水冷换热器(3)、压缩机(4)、膨胀阀(5)、第一四通换向阀(6)、第二四通换向阀(10)、冷冻水泵(7)、热水泵(8)、热水箱(9)及冷媒管路上的阀门(11)~16,各设备通过冷媒管、生活热水循环管和冷热水管进行连接:第一四通换向阀(6)的两个对向接口分别连接压缩机(4)的进口和出口,另外两个对向接口分别连接风冷换热器(1)和第一水冷换热器(2),并在风冷换热器(1)和第一四通换向阀(6)之间的冷媒管上设置阀门(15),在第一四通换向阀(6)和第一水冷换热器(2)之间的冷媒管上设置阀门(11);第二四通换向阀(10)的两个对向接口分别连接膨胀阀(5)的进口和出口,另外两个对向接口分别连接风冷换热器(1)和第一水冷换热器(2),并在第二四通换向阀(10)和风冷换热器(1)之间的冷媒管上设置阀门(16),在第二四通换向阀(10)和第一水冷换热器(2)之间的冷媒管上设置阀门(12);压缩机(4)的出口冷媒管上分出支冷媒管连接第二水冷换热器(3),并在支冷媒管上设置阀门(13);膨胀阀(5)的入口冷媒管上分出支冷媒管连接第二水冷换热器(3),并在支冷媒管上设置阀门(14),第一水冷换热器(2)的进出口上连接冷冻水回水管和冷冻水供水管,在冷冻水供水管上或冷冻水回水管上安装冷冻水泵(7),第二水冷换热器(3)与热水箱(9)之间连接生活热水供水管和生活热水回水管,在生活热水供水管上或生活热水回水管上安装热水泵(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热泵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冷换热器(1)能够由水冷换热器、蒸发冷换热器或光伏光热一体化换热器代替,风冷换热器应用于风冷热泵系统,水冷换热器应用于地源热泵等水冷热泵系统,蒸发冷换热器应用于蒸发冷热泵系统,光伏光热一体化换热器用于生活热水或供热系统;第一水冷换热器(2)能够由风冷换热器代替;第二水冷换热器(3)能够由蒸发冷换热器代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热泵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热泵机组还包括第二种结构形式,所述第二种结构形式在第一种结构形式的基础上,将第二四通换向阀(10)调整为阀门(17),在膨胀阀(5)的两端分别分出一根支冷媒管连接水冷换热器(2),并在每一根支冷媒管上分别设置阀门(17)和阀门(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热泵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热泵机组还包括第三种结构形式,所述第三种结构形式在第一种结构形式的基础上,由12个阀门(18),代替第一四通换向阀(6)、第二四通换向阀(10)和阀门(11)~(16),其中,压缩机(4)、膨胀阀(5)的两端分别连接1个母管,合计4个母管,每一个母管上分出3个支管,每一个支管上分别设置阀门(18),合计12个支管及阀门(18),压缩机(4)的1个入口支管与膨胀阀(5)的1个入口支管合为一组,共计3组入口支管,编号a、b、c,每组入口支管连接一个换热器,压缩机(4)的1个出口支管与膨胀阀(5)的1个出口支管合为一组,共计3组出口支管,编号a’、b’、c’,每组出口支管连接一个换热器,三组换热器可以根据需求,灵活切换成蒸发器或冷凝器运行,所述换热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再鹏,潘际淼,陈焰华,雷建平,汪庆军,孙威,
申请(专利权)人:中信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