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紫色绒面超纤布料的制备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058064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16 23:36
本申请涉及绒面超纤布料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紫色绒面超纤布料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制备步骤:S1、将海岛型复合纤维通过制备成无纺布;S2、将无纺布浸泡于阴离子活性溶液中,再将干燥后的无纺布浸泡于聚乙烯醇水溶液中,热定型;S3、将定型后的无纺布进行磨毛,得到绒面超纤;S4、将绒面超纤通过聚氨酯含浸浆料中,再通过二甲基酰胺的水溶液中,使得聚氨酯凝固并形成泡孔,得到绒面超纤基布;S5、将绒面超纤基布进行减量开纤,进行染色处理;S6、将染色后绒面超纤基布浸泡至固色剂中,干燥,得到紫色绒面超纤布料,通过采用上述工艺制备得到紫色绒面超纤布料,色泽明艳,色牢固度好,长时间使用后不会出现褪色、色泽变差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绒面超纤布料加工,尤其是一种紫色绒面超纤布料的制备工艺


技术介绍

1、绒面超纤是由纯粹的超细纤维制成基布,然后通过上柔、染色、磨毛制成,具有真皮的反绒视觉和触感,绒面超纤可用于制作服饰、鞋、包、手套以及汽车内饰等。随着绒面超纤应用越来越广泛,对绒面超纤的颜色需求也就更多,其中,紫色绒面超纤也是人们一直喜爱的颜色,使用甲基紫、龙胆紫、结晶紫三种组成相近、性质相似的三苯甲烷染料进行染色可得到紫色,主要原因在于,三苯甲烷类染料结构简单色泽鲜艳,染出的紫色比较好。

2、但是,超细纤维与一般的纤维相比较,超细纤维的纤维度小,表面积大,超细纤维难以稳定吸附三苯甲烷类染料在其表面,使得绒面超纤染色牢度越差,不能长时间保持色泽鲜艳的紫色,且会出现掉色、色泽差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绒面超纤染色牢度越差,不能长时间保持色泽鲜艳的紫色,易会出现掉色、色泽差的现象,本申请提供一种紫色绒面超纤布料的制备工艺。

2、一种紫色绒面超纤布料的制备工艺,采用如下及技术方案:

3、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紫色绒面超纤布料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紫色绒面超纤布料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每份所述匀染剂由聚乙烯亚胺、十八烷基异氰酸酯以及聚氧乙烯硬脂酸酯按照重量份比为(10-12):(3-5):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紫色绒面超纤布料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6中,所述固色剂中包括浓度为20-30g/L的氯化钠、浓度为15-18g/L的硅油、浓度为20-30g/L的醋酸以及浓度为20-30g/L托伯替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紫色绒面超纤布料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海岛型复合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紫色绒面超纤布料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紫色绒面超纤布料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每份所述匀染剂由聚乙烯亚胺、十八烷基异氰酸酯以及聚氧乙烯硬脂酸酯按照重量份比为(10-12):(3-5):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紫色绒面超纤布料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6中,所述固色剂中包括浓度为20-30g/l的氯化钠、浓度为15-18g/l的硅油、浓度为20-30g/l的醋酸以及浓度为20-30g/l托伯替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紫色绒面超纤布料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海岛型复合纤维是由聚酰胺和丙烯酸酯为原料纺制出海岛型复合纤维,海岛型复合纤维中的岛组分为聚酰胺,海组分为丙烯酸酯或聚乙烯。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松楷马国宣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科迪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