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粉系统及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205656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16 23: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送粉系统及循环流化床锅炉,属于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领域。由空压机向风粉混合器输入压缩空气,煤粉仓储存煤粉并通过给粉机向风粉混合器输入煤粉,风粉混合器将压缩空气和煤粉混合并输出风粉混合物。风粉混合器出口连接输粉总管,输粉总管通过分配器分别连接各输粉管进口;输粉管与循环流化床锅炉前墙、后墙和两侧侧墙上的二次风管是套管式连接,向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炉膛内部输入风粉混合物。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使循环流化床机组的负荷变化速率由目前的1%Pe/min提升到3%Pe/min以上,同时能够进一步降低压火启动温度,提高压火时长,实现循环流化床机组安全、快速升负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循环流化床锅炉,特别是一种循环流化床机组送粉系统及使用该送粉系统的循环流化床锅炉。


技术介绍

1、目前,发电装机是以煤电为主,装机占比50%以上,其中,循环流化床(cfb)低热值煤发电机组是基于煤炭资源的综合利用而迅猛发展的燃煤发电机组。

2、同煤粉锅炉相比,循环流化床锅炉具有大热惯性、强耦合的特点。大量床料和浇注料的存在,使循环流化床锅炉的蓄热多,热惯性大。对循环流化床发电机组调研显示,大部分机组的负荷响应速率难以超过1%pe/min,负荷响应较煤粉机组慢是循环流化床机组的固有属性。

3、从机理上分析,循环流化床锅炉之所以负荷响应速率慢,是因为入炉煤的燃烧速率慢,只有提高煤的燃烧速率才能使锅炉负荷或机组负荷变化速率加快。但是,由于循环流化床锅炉入炉煤粒径较大(粒径范围0.01-8mm,中粒径约1.5mm),且炉膛温度较低,使得燃烧速率较慢;同时,炉内密相区大量的惰性固体物料阻碍了氧气的扩散,使得给入密相区的煤粒不容易获得氧气,在欠氧状态下煤颗粒的燃烧速率也减慢,从而单位时间内燃烧释放的热量较少,并且释放的热量首先去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送粉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压机(2)进口连接有风门(1);所述空压机(2)出口通过管道与冷干机(3)进口相连,冷干机(3)出口通过管道与储气罐(4)进口相连,储气罐(4)的压缩空气出口通过管道连接风粉混合器(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送粉系统,其特征在于:各输粉管路的输粉管上均设置有手动插板门(8)和出料阀(9)。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送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墙输粉管路包括前墙上下二次风管(10)和前墙输粉管(11),前墙输粉管(11)出口连接有变截面煤粉喷嘴(1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送粉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压机(2)进口连接有风门(1);所述空压机(2)出口通过管道与冷干机(3)进口相连,冷干机(3)出口通过管道与储气罐(4)进口相连,储气罐(4)的压缩空气出口通过管道连接风粉混合器(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送粉系统,其特征在于:各输粉管路的输粉管上均设置有手动插板门(8)和出料阀(9)。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送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墙输粉管路包括前墙上下二次风管(10)和前墙输粉管(11),前墙输粉管(11)出口连接有变截面煤粉喷嘴(16);所述后墙输粉管路包括后墙上下二次风管(12)和后墙输粉管(13),后墙输粉管(13)出口连接有变截面煤粉喷嘴(1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送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变截面煤粉喷嘴(16)的入口截面是与前墙输粉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素霞刘建伟罗晨刘众元闫玉鑫薛乔阎高伟王春波赵贯甲冯于川徐婧张嘉杰梁五洲高义斌
申请(专利权)人:怀柔实验室山西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