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提高沉积率的雾化设备及雾化设备控制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提高沉积率的雾化设备及雾化设备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205655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16 23:34
本申请提出一种提高沉积率的雾化设备及雾化设备控制方法,提高沉积率的雾化设备能够在吸气模式和呼气模式之间切换,包括气室、雾化装置、切换阀和气流发生器,气室包括第一气室和第二气室,第一气室通过进气通道和第二气室连通,第一气室用于通过排气通道与使用者连通,雾化装置连通第二气室,雾化装置用于向第二气室供应携带有气溶胶的气体,切换阀被配置为在呼气模式使进气通道打开、排气通道关闭,在吸气模式使进气通道关闭、排气通道打开,在呼气模式,气流发生器驱动第一气室从第二气室进气,在吸气模式,气流发生器驱动第一气室以设定正压向使用者排气。提高沉积率的雾化设备以及雾化设备控制方法可以提高气溶胶的沉积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雾化器雾化领域,特别是一种提高沉积率的雾化设备及雾化设备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1、雾化吸入是通过雾化的方式将支气管扩张剂、激素、抗菌药物、加湿液等溶液制成气溶胶,以气溶胶的形式输送入气道和肺,从而满足治疗目的或者非治疗目的的需求。

2、理论上,支气管扩张大部分发生在外周气道。正常吸气状态,气体从大气道到小气道气流速度逐渐降低,由小气道再到扩张的小气道,气流速度进一步显著降低,因此气流难以到达扩张的支气管,气溶胶难以沉积在扩张的支气管中。再加上扩张的支气管管腔内存在痰液阻塞、气道壁炎症等现象,也进一步阻碍吸入的气溶胶在扩张的支气管的沉积。

3、因此在实践中发现,对于存在支气管扩张症状的使用者,气溶胶的沉积主要集中于正常的、未扩张的支气管及其支配的肺野,在扩张的支气管及其支配的肺野分布很少甚至基本无分布,导致气溶胶沉积不够均匀,气溶胶在扩张的支气管中的沉积率非常低,目前临床使用的常规雾化装置的使用效果不佳。

4、无创正压通气包括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和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无创正压通气在临床上普遍应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osa)及其它呼吸道相关症状的干预和缓解,通过施加正压有效地打开气道,从而减少使用者的呼吸做工。其中,cpap在整个呼吸周期保持恒定压力,而bipap在吸气时施加高水平的吸气正压(ipap),在呼气时施加低水平的呼气气道正压(epap)。

5、在一些相关技术中,雾化装置和正压呼吸机连接,雾化吸入和无创正压通气联合使用,以期通过正压打开气道的方式促使气溶胶更加充分地沉积于扩张的支气管。研究中采用同位素示踪技术观察该雾化技术的肺部气溶胶沉积的效果,结果发现沉积效果并不理想,反而出现沉积率不增反降,低于普通雾化模式的沉积率的情况。

6、有创正压机械通气也经常需要在管道中接入雾化器,对患者进行雾化治疗。但我们的研究数据提示这种直接将雾化器连接呼吸机管道的雾化模式无法有效将雾化药物输送到患者的肺内,肺部沉积率反而低于普通雾化模式的沉积率。

7、在copd患者中,研究同样发现常规雾化模式、bipap或有创正压通气连接雾化器的雾化模式,药物在肺气肿、肺大泡等有病变的肺野沉积率都偏低,这使得药物无法发挥最优的治疗效果。

8、综合来看,采用相关技术中的雾化吸入、正压通气联用方案,气溶胶在远端气道的病变部位(支扩患者的扩张支气管或copd患者的肺气肿肺大泡部位)的沉积率不够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申请提出一种提高沉积率的雾化设备及雾化设备控制方法,能够提高气溶胶在远端气道的病变部位中的沉积率。

2、根据本申请提供的提高沉积率的雾化设备,能够在吸气模式和呼气模式之间切换,提高沉积率的雾化设备包括:气室、雾化装置、切换阀和气流发生器,所述气室包括第一气室和第二气室,所述第一气室通过进气通道和所述第二气室连通,所述第一气室用于通过排气通道与使用者连通,所述雾化装置连通所述第二气室,所述雾化装置用于向所述第二气室供应携带有气溶胶的气体,所述切换阀被配置为在所述呼气模式使所述进气通道打开、所述排气通道关闭,在所述吸气模式使所述进气通道关闭、所述排气通道打开,所述气流发生器连通所述第一气室,在所述呼气模式,所述气流发生器驱动所述第一气室从所述第二气室进气,在所述吸气模式,所述气流发生器驱动所述第一气室以设定正压向使用者送气。

3、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提高沉积率的雾化设备包括呼吸传感器,所述呼吸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排气通道的出口,所述呼吸传感器用于检测使用者的呼吸状态,以允许所述提高沉积率的雾化设备响应于呼吸状态在吸气模式和呼气模式之间切换。

4、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切换阀包括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所述第一电磁阀设置在所述排气通道,所述第二电磁阀设置在所述进气通道。

5、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气流发生器包括活塞室以及设置在所述活塞室中的活塞杆,所述活塞杆往复运动以驱动所述第一气室吸气和排气。

6、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提高沉积率的雾化设备包括储雾袋,所述储雾袋连通所述第二气室,所述储雾袋的体积能够随压力变化而增大和减小,以保持所述第二气室的压力稳定。

7、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雾化装置雾化产生的气溶胶的中位粒径在1-5μm。

8、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雾化装置采用震动筛孔雾化器、射流雾化器或超声雾化器。

9、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提高沉积率的雾化设备并联设置多个所述雾化装置。

10、根据本申请提供的雾化设备控制方法,用于控制本申请提供的提高沉积率的雾化设备,所述雾化设备控制方法包括:所述雾化装置雾化产生气溶胶;响应于使用者呼气,所述提高沉积率的雾化设备切换至所述呼气模式,所述第一气室从所述第二气室获取携带有气溶胶的气体;响应于使用者吸气,所述提高沉积率的雾化设备切换至所述吸气模式,所述第一气室以设定正压向使用者输送携带有气溶胶的气体。

11、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设定正压小于或等于使用者的最大吸气压。

12、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雾化设备控制方法还包括,测定使用者的最大吸气压。

13、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设定正压在多个呼吸周期中由初始值逐渐提高至平台值。

14、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平台值设置为10cmh2o至20cmh2o中任意值。

15、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初始值设置为4cmh2o至8cmh2o中任意值。

16、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设定正压按照设定幅度提高,在每次吸气之后判断耐受情况,在使用者建立对当前压力的耐受之后再次提高。

17、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在一个呼吸周期中,所述吸气模式的持续时间为3s至5s。

18、本申请提供的提高沉积率的雾化设备,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19、通过在正压下向使用者送气,能够帮助打开使用者的气道,促使气溶胶更加充分地沉积于远端气道的病变部位;

20、通过在吸气模式时关闭进气通道,能够避免第二气室的压力上升,从而使得气溶胶的产生不受正压通气的影响,确保雾化装置稳定地形成气溶胶;

21、通过将吸气模式时雾化的气溶胶储存在第二气室中,呼气模式时第二气室内的气溶胶以及雾化装置新产生的气溶胶一并送入第一气室,能够避免频繁启停雾化装置,进一步有助于雾化装置稳定形成气溶胶;

22、通过在呼气模式时关闭排气通道,克服了使用者呼气时气溶胶丢失的弊端,避免了气溶胶的浪费;

23、通过将吸气模式的时间设置为3s-5s,引导使用者配合进行3s-5s的深慢吸气,有助于形成平缓的气流,能够促使气流进一步深入远端气道,使气溶胶更加充分地沉积于远端气道的病变部位;

2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提高沉积率的雾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提高沉积率的雾化设备能够在吸气模式和呼气模式之间切换,所述提高沉积率的雾化设备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沉积率的雾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提高沉积率的雾化设备包括呼吸传感器,所述呼吸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排气通道的出口,所述呼吸传感器用于检测使用者的呼吸状态,以允许所述提高沉积率的雾化设备响应于呼吸状态在吸气模式和呼气模式之间切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提高沉积率的雾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阀包括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所述第一电磁阀设置在所述排气通道,所述第二电磁阀设置在所述进气通道。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提高沉积率的雾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发生器包括活塞室以及设置在所述活塞室中的活塞杆,所述活塞杆往复运动以驱动所述第一气室吸气和排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沉积率的雾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提高沉积率的雾化设备包括储雾袋,所述储雾袋连通所述第二气室,所述储雾袋的体积能够随压力变化而增大和减小,以保持所述第二气室的压力稳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沉积率的雾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装置雾化产生的气溶胶的中位粒径在1-5μm。

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提高沉积率的雾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装置采用震动筛孔雾化器、射流雾化器或超声雾化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提高沉积率的雾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提高沉积率的雾化设备并联设置多个所述雾化装置。

9.一种雾化设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设备控制方法用于控制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提高沉积率的雾化设备,所述雾化设备控制方法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雾化设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定正压小于或等于使用者的最大吸气压。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雾化设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设备控制方法还包括,测定使用者的最大吸气压。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雾化设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定正压在多个呼吸周期中由初始值逐渐提高至平台值。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雾化设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值设置为10cmH2O至20cmH2O中任意值。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雾化设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初始值设置为4cmH2O至8cmH2O中任意值。

15.根据权利要求12至14任一项所述的雾化设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定正压按照设定幅度提高,在每次吸气之后判断耐受情况,在使用者建立对当前压力的耐受之后再次提高。

16.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雾化设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一个呼吸周期中,所述吸气模式的持续时间为3s至5s。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沉积率的雾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提高沉积率的雾化设备能够在吸气模式和呼气模式之间切换,所述提高沉积率的雾化设备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沉积率的雾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提高沉积率的雾化设备包括呼吸传感器,所述呼吸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排气通道的出口,所述呼吸传感器用于检测使用者的呼吸状态,以允许所述提高沉积率的雾化设备响应于呼吸状态在吸气模式和呼气模式之间切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提高沉积率的雾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阀包括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所述第一电磁阀设置在所述排气通道,所述第二电磁阀设置在所述进气通道。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提高沉积率的雾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发生器包括活塞室以及设置在所述活塞室中的活塞杆,所述活塞杆往复运动以驱动所述第一气室吸气和排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沉积率的雾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提高沉积率的雾化设备包括储雾袋,所述储雾袋连通所述第二气室,所述储雾袋的体积能够随压力变化而增大和减小,以保持所述第二气室的压力稳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沉积率的雾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装置雾化产生的气溶胶的中位粒径在1-5μm。

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提高沉积率的雾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装置采用震动筛孔雾化器、射流雾化器或超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璘令钟南山刘子豪王欣璐陈荣昌郑劲平张清玲周晓敏周鹭关伟杰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呼吸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