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生生物环境监测采样用采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055464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16 23: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水生生物环境监测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水生生物环境监测采样用采泥器,包括采泥筒,所述采泥筒的内壁开设有下挖螺纹,所述采泥筒的中间活动套接有定位针,所述定位针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水平仪盘,所述采泥筒的中间通过下挖螺纹活动套接有操作筒,所述操作筒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顶端活动套接有伸缩筒,所述伸缩筒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泄压阀,所述伸缩筒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操作盘。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采泥筒内加设定位针,避免采泥器倾斜而造成的采样数据结果不准确;设置上下贯通的采泥筒,避免采泥筒下沉采样过程中不能完全下挖上方存在空腔影响采样;通过在定位针上均匀设置有分隔杆,将采泥筒内采集的底泥进行均匀地分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生生物环境监测,具体为一种水生生物环境监测采样用采泥器


技术介绍

1、在进行水下地质勘察和水下底栖生物采集研究时,经常需要采集水底的沉积物,浅水采泥器就是一种对浅水水体底泥淤泥的采集设备,我们在做关于水体的项目前,一般都需要对水体进行生态调查,其中就包含对底泥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含量的调查以及底栖生物的调查,因此在研究水生态系统的过程中对水底底泥和沉积物的采样尤为重要。

2、目前柱状采泥器普遍存在由于采泥器在底端插入底泥下挖过程中内部存在水柱,导致在上提采样时采泥器采样数量较少或采样失败,实用性效果差;另一类采泥器为一个上下贯通的玻璃筒插到泥层后进行采样提出,提出的过程中,对采样筒的上侧进行封闭,使内部的泥层样本不会脱落,但在上提的过程中因为筒壁较为光滑,依旧会产生样本脱落的情况;而且上述采泥器均不能很好地分层取样,对于底泥样品不同深度层面的采样和研究极其不便,采样过程往往依靠采集员的经验操作,不能保证采集过程中的下插竖直度,难以保证采样数据的精准性。


技术实现思路

<p>1、针对
技术介绍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生生物环境监测采样用采泥器,包括采泥筒(1),其特征在于:所述采泥筒(1)的内壁开设有下挖螺纹(101),所述采泥筒(1)的中间活动套接有定位针(2),所述定位针(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水平仪盘(201),所述采泥筒(1)的中间通过下挖螺纹(101)活动套接有操作筒(3),所述操作筒(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伸缩杆(301),所述伸缩杆(301)的顶端活动套接有伸缩筒(302),所述伸缩筒(302)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泄压阀(305),所述伸缩筒(30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操作盘(303),所述定位针(2)的外壁开设有移动槽(202),所述定位针(2)的中间活动套接多组有分隔杆(4),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生生物环境监测采样用采泥器,包括采泥筒(1),其特征在于:所述采泥筒(1)的内壁开设有下挖螺纹(101),所述采泥筒(1)的中间活动套接有定位针(2),所述定位针(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水平仪盘(201),所述采泥筒(1)的中间通过下挖螺纹(101)活动套接有操作筒(3),所述操作筒(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伸缩杆(301),所述伸缩杆(301)的顶端活动套接有伸缩筒(302),所述伸缩筒(302)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泄压阀(305),所述伸缩筒(30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操作盘(303),所述定位针(2)的外壁开设有移动槽(202),所述定位针(2)的中间活动套接多组有分隔杆(4),所述分隔杆(4)内部的两侧固定连接有限位块(401),所述限位块(401)活动卡接至移动槽(202),所述分隔杆(4)的外侧为双层结构,且所述分隔杆(4)的中间活动套接有内旋杆(402),所述内旋杆(402)与分隔杆(4)的中间固定安装有分隔片(403),所述操作筒(3)内壁设有分隔螺纹(30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生生物环境监测采样用采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筒(3)可沿下挖螺纹(101)旋动从而相对采泥筒(1)上下移动,随操作筒(3)的上下移动,所述伸缩杆(301)在伸缩筒(302)内伸缩。

3.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商宝娣张效平李小义李世凯王金乐孔杰曾圣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省水产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