叠合楼板开口模焊接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047363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16 23:29
本技术属于焊接夹具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叠合楼板开口模焊接夹具,包括底座、第一夹持机构和第二夹持机构。通过将其中一组板材放置在第一夹持板和背板之间,并贴靠在背板一侧,且使板材下端与底座接触,然后驱动第一驱动组件使转轴转动即可带动第一夹持板转动与贴靠在背板上的板材接触,从而将板材压在背板上,然后将另一组板材放置在底座上,并位于第二夹持板和背板之间,然后再驱动第二驱动组件使第二夹持板移动,第二夹持板移动即可带动放置在底座上的板材移动,并使该板材一侧与贴靠在背板上的板材下端紧贴,从而对两组板材进行固定,固定两组板材方便,确保板材焊接时的相互垂直,避免出现错位的现象,焊接方便,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焊接夹具,具体涉及一种叠合楼板开口模焊接夹具


技术介绍

1、随着建筑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混凝土预制构件的生产也因此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中叠合楼板开口模是浇筑叠合楼板的重要模具,它的合理设计直接影响着叠合楼板的质量及其生产效率。

2、目前,叠合楼板开口模在焊接生产过程中,首先需要将待焊接的板材组装成相互垂直的l型结构,然后在进行焊接,但在焊接过程中,板材的相互垂直大多依靠焊接工人的扶持进行固定,其固定效果较差,在焊接过程中不易保持板材的相互垂直且容易出现错位的现象,焊接不方便,降低了生产效率。因此,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故提出一种叠合楼板开口模焊接夹具。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出一种叠合楼板开口模焊接夹具,便于对焊接板材进行固定,确保焊接板材的相互垂直,避免出现错位的现象,焊接方便,提高生产效率。

2、叠合楼板开口模焊接夹具,包括:

3、底座,上端设置有背板,所述背板与所述底座相互垂直,且呈l型;

4、第一夹持机构,包括转轴和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叠合楼板开口模焊接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合楼板开口模焊接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0)上端相对开设有两组衔接槽(101),所述背板(20)下端对应两组所述衔接槽(101)设置有两组衔接块(201),两组所述衔接块(201)能穿设在两组所述衔接槽(101)内,所述底座(10)一侧对应两组所述衔接槽(101)螺纹连接有两组固定旋钮(102),旋转所述固定旋钮(102)能使所述固定旋钮(102)的一端抵住所述衔接块(20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合楼板开口模焊接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蜗杆(302)和蜗轮(30...

【技术特征摘要】

1.叠合楼板开口模焊接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合楼板开口模焊接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0)上端相对开设有两组衔接槽(101),所述背板(20)下端对应两组所述衔接槽(101)设置有两组衔接块(201),两组所述衔接块(201)能穿设在两组所述衔接槽(101)内,所述底座(10)一侧对应两组所述衔接槽(101)螺纹连接有两组固定旋钮(102),旋转所述固定旋钮(102)能使所述固定旋钮(102)的一端抵住所述衔接块(20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合楼板开口模焊接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蜗杆(302)和蜗轮(303);所述背板(20)顶端设置有固定架(202),所述蜗杆(302)竖直的能转动的设置在所述固定架(202)内,所述蜗轮(303)同轴的固定设置在所述转轴(304)上,所述蜗轮(303)与所述蜗杆(302)啮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叠合楼板开口模焊接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蜗杆(302)的顶端向上延伸至所述背板(20)外,且套接有第一摇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展佘明符稳山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建辉通用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