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确保桩端后注浆成功的新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046650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16 23: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确保桩端后注浆成功的新工艺,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在下放的第一节钢筋笼底部加强箍筋上安装底部临时固定管,将注浆管底部插入到临时固定管中;步骤2)在下放的第一节钢筋笼中间位置安装腰部控制环,将注浆管控制在钢筋笼主筋的径向方向上;步骤3)吊放下一节钢筋笼,同样在钢筋笼中间位置安装腰部控制环;步骤4)如此依次吊放安装钢筋笼和注浆管,直至钢筋笼吊放完成;步骤5)将注浆管顶部提高0.8‑1m,使注浆管底部与底部临时固定管脱离;步骤6)下放注浆管,利用注浆管的自重顺着腰部控制环自由落体,使注浆管底部完全插入到桩端土层中。本发明专利技术针对注浆管难以确保插入到桩端土层中进行创新突破,确保了注浆管安装和注浆成功率10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桩基及桩基加固,尤其涉及一种确保桩端后注浆成功的新工艺


技术介绍

1、近年来,高层、大跨和其它特殊结构的建筑物不断增加,在荷载大、地基弱、变形控制严和使用要求高等条件下,深大桩基越来越多地被采用。其中钻孔灌注桩由于承载力大,稳定性好、沉降量小,能适应不同结构形式、地基条件和荷载性质,有利于结构的防震减灾,因而应用更为广泛。

2、随着工业技术的进步和工程建设规模的扩大,桩基技术在近几十年间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钻孔灌注桩已成为高层、超高层建筑等建筑结构物最常用的桩基础形式。

3、同时,随着工艺的越发成熟和建设人员的深入了解,以及响应国家绿色、节能、减排、低碳的宗旨,建设者们想尽办法以达到减少单位工程的桩基数量、或减少桩长、或优化桩径等;在此大背景下,桩端后注浆工艺就应运而生了。

4、目前,行业内桩端后注浆的方法基本采用注浆管固定在钢筋笼上,但常常由于操作工人的误差或失误,致使注浆管安装长度不足或钻孔操作不当致使孔深与注浆管长度不匹配等原因造成注浆管无法插入到桩端土层中,造成桩端后注浆失败,需要后续采取补救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确保桩端后注浆成功的新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确保桩端后注浆成功的新工艺,其特征在于,安装吊放钢筋笼时在每节钢筋笼上采用临时挂钩吊住注浆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确保桩端后注浆成功的新工艺,其特征在于,底部临时固定管及腰部控制环与注浆管的数量相对应,不同注浆管上的底部临时固定管及腰部控制环分列于钢筋笼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确保桩端后注浆成功的新工艺,其特征在于,同一根注浆管上的腰部控制环及底部临时固定管位于钢筋笼的同一根主筋上,且分列于该根主筋的两侧,使腰部控制环与底部临时固定管之间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确保桩端后注浆成功的新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确保桩端后注浆成功的新工艺,其特征在于,安装吊放钢筋笼时在每节钢筋笼上采用临时挂钩吊住注浆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确保桩端后注浆成功的新工艺,其特征在于,底部临时固定管及腰部控制环与注浆管的数量相对应,不同注浆管上的底部临时固定管及腰部控制环分列于钢筋笼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确保桩端后注浆成功的新工艺,其特征在于,同一根注浆管上的腰部控制环及底部临时固定管位于钢筋笼的同一根主筋上,且分列于该根主筋的两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恩臣黄传法汪炎法李君肖福强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省地矿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