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电源切换装置及电子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041138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16 23:25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双电源切换装置及电子设备,属于电力电子技术领域。该双电源切换装置包括:第一电源模块,其接入第一电源且双电源切换装置未接入第二电源时,其导通并设置第一电源为输出电源;分压模块,其第一端连接第一电源模块的控制端,其第二端接地;第二电源模块,其连接分压模块的第三端,其输出端连接第一电源模块的输出端,其接入第二电源时,第一电源模块截止,其导通并设置第二电源为输出电源;电压比较模块,其连接第一电源模块和第二电源模块的输入端,其还连接第二电源模块的控制端,其用于辅助第二电源模块导通,还用于防止电压反灌。本申请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双电源切换方案压降大、功耗大以及电压反灌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电力电子,尤其涉及双电源切换装置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1、目前,可双电源切换供电的电子产品比较多。比如usb供电和电池供电切换,usb供电和交流适配器的供电切换。

2、相关技术中的双电源切换方案大都是采用二极管设计或者场效应管设计,但二极管设计压降大、功耗大,影响散热和效率,场效应管设计有电压反灌的问题,会影响系统供电,导致设备死机。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电源切换装置及电子设备,旨在解决相关技术中的双电源切换方案具有的压降大、功耗大和电压反灌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一种双电源切换装置,所述双电源切换装置包括:第一电源模块,在所述第一电源模块的输入端接入第一电源且所述双电源切换装置未接入第二电源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电源模块导通并设置所述第一电源为输出电源;

3、分压模块,所述分压模块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源模块的控制端,所述分压模块的第二端接地;

4、第二电源模块,所述第二电源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分压模块的第三端,所述第二电源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源模块的输出端,在所述第二电源模块的输入端接入所述第二电源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电源模块截止,所述第二电源模块导通并设置所述第二电源为所述输出电源;

5、电压比较模块,所述电压比较模块的参考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源模块的输入端,所述电压比较模块的测试端连接所述第二电源模块的输入端,所述电压比较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电源模块的控制端,所述电压比较模块在所述测试端的电压大于所述参考端的电压的情况下,输出导通电压,辅助所述第二电源模块导通,所述电压比较模块还用于防止电压反灌。

6、可选地,所述第一电源模块包括:

7、第一开关管,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一端作为所述第一电源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压比较模块的参考端,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分压模块的第一端,所述第一开关管在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一端接入所述第一电源且所述第二电源模块未接入第二电源的情况下导通;

8、第二开关管,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一端作为所述第一电源模块的输出端,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二端和所述分压模块的第一端,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三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三端,所述第二开关管在所述第一开关管导通的情况下导通。

9、可选地,所述分压模块包括:

10、第一分压电阻,所述第一分压电阻的一端作为所述分压模块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二端,所述第一分压电阻的另一端作为所述分压模块的第三端,连接所述第二电源模块的输入端;

11、第二分压电阻,所述第二分压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分压电阻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电源模块的输入端,所述第二分压电阻的另一端作为所述分压模块的第二端接地;

12、在所述第二电源模块未接入所述第二电源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开关管和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二端经所述第一分压电阻和所述第二分压电阻接地,在所述第二电源模块接入所述第二电源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开关管和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二端接入经所述第一分压电阻对所述第二电源分压后的电压,所述第一开关管和所述第二开关管始终保持截止状态。

13、可选地,所述第二电源模块包括:

14、第三开关管,所述第三开关管的第一端作为所述第二电源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分压电阻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分压电阻的一端,所述第三开关管在所述第三开关管的第一端接入所述第二电源的情况下导通;

15、第四开关管,所述第四开关管的第一端作为所述第二电源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一端,所述第四开关管的第三端连接所述第三开关管的第三端,所述第四开关管在所述第三开关管导通的情况下导通;

16、第一电阻,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开关管和所述第四开关管的第二端;

17、三极管,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所述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所述三极管用于在接收到所述导通电压的情况下导通;

18、第二电阻,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的基极,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电压比较模块的输出端;

19、第三电阻,所述第三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三电阻用于对导通电压进行分压。

20、可选地,在所述第三开关管的第一端接入所述第二电源的情况下,所述电压比较模块的测试端的电压大于所述参考端的电压,所述电压比较模块输出所述导通电压,所述三极管导通,所述第三开关管和所述第四开关管的第二端接地,辅助所述第三开关管和所述第四开关管导通。

21、可选地,在发生电压反灌的情况下,所述电压比较模块的参考端接入所述第一电源,所述电压比较模块的测试端接入反灌电压,所述电压比较模块不输出导通电压,所述第三开关管和所述第四开关管截止。

22、可选地,所述电压比较模块包括三端稳压芯片,所述三端稳压芯片设置于所述电压比较模块的参考端,所述三端稳压芯片用于稳定所述参考端的电压。

23、可选地,所述双电源切换装置还包括多个第一电容和多个第二电容;

24、所述第一电源模块和所述第二电源模块的输入端和输出端以及所述分压模块的第一端分别连接第一电容的一端,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一电容用于滤波;

25、所述第一开关管、所述第二开关管、所述第三开关管和所述第四开关管的第一端与第二端或第二端与第三端之间分别连接第二电容,所述第二电容用于防止电压跳变。

26、可选地,所述第一开关管、所述第二开关管、所述第三开关管和所述第四开关管包括场效应管。

27、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如上所述的双电源切换装置。

28、本申请提出一种双电源切换装置及电子设备,该双电源切换装置包括:第一电源模块,在所述第一电源模块的输入端接入第一电源且所述双电源切换装置未接入第二电源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电源模块导通并设置所述第一电源为输出电源;分压模块,所述分压模块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源模块的控制端,所述分压模块的第二端接地;第二电源模块,所述第二电源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分压模块的第三端,所述第二电源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源模块的输出端,在所述第二电源模块的输入端接入所述第二电源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电源模块截止,所述第二电源模块导通并设置所述第二电源为所述输出电源;电压比较模块,所述电压比较模块的参考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源模块的输入端,所述电压比较模块的测试端连接所述第二电源模块的输入端,所述电压比较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电源模块的控制端,所述电压比较模块在所述测试端的电压大于所述参考端的电压的情况下,输出导通电压,辅助所述第二电源模块导通,所述电压比较模块还用于防止电压反灌。本申请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双电源切换方案具有的压降大、功耗大和电压反灌的问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电源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电源切换装置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电源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源模块包括: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电源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压模块包括: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电源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源模块包括: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电源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三开关管的第一端接入所述第二电源的情况下,所述电压比较模块的测试端的电压大于所述参考端的电压,所述电压比较模块输出所述导通电压,所述三极管导通,所述第三开关管和所述第四开关管的第二端接地,辅助所述第三开关管和所述第四开关管导通。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电源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发生电压反灌的情况下,所述电压比较模块的参考端接入所述第一电源,所述电压比较模块的测试端接入反灌电压,所述电压比较模块不输出导通电压,所述第三开关管和所述第四开关管截止。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电源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比较模块包括三端稳压芯片,所述三端稳压芯片设置于所述电压比较模块的参考端,所述三端稳压芯片用于稳定所述参考端的电压。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电源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电源切换装置还包括多个第一电容和多个第二电容;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电源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管、所述第二开关管、所述第三开关管和所述第四开关管包括场效应管。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双电源切换装置。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电源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电源切换装置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电源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源模块包括: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电源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压模块包括: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电源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源模块包括: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电源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三开关管的第一端接入所述第二电源的情况下,所述电压比较模块的测试端的电压大于所述参考端的电压,所述电压比较模块输出所述导通电压,所述三极管导通,所述第三开关管和所述第四开关管的第二端接地,辅助所述第三开关管和所述第四开关管导通。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电源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发生电压反灌的情况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书炳黄焕岭郑德生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小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