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轴承点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机定子轴承内壁点胶装置。
技术介绍
1、目前,云台电机r轴定子轴承内壁点胶是人工拿点胶针头,蘸厌氧胶,然后涂抹到轴承内壁上。该方式采用手工作业,基本不借助工装,员工操作不稳定性高,随机性大;同时该方式会出现轴承内壁涂胶不均匀现象,可能会对产品良率有影响,急需改善。市场上弯曲针头点胶结构复杂,且一次只完成一个轴承点胶。完全依靠人工涂胶点胶,对员工技能要求较高,占用员工操作时间,生产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人工点胶效率低、弯曲针头点胶结构复杂的缺陷,提供一种电机定子轴承内壁点胶装置。
2、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电机定子轴承内壁点胶装置,其包括与点胶机连接的点胶头以及顶部中心可安装定子的旋转平台,所述定子内套装待点胶的至少一个轴承,所述点胶头竖直设置在所述定子正上方并与所述轴承内部中空上下对准,所述点胶头内部开设注胶通道,所述点胶头的侧壁上开设与所述注胶通道连通的至少一个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机定子轴承内壁点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与点胶机连接的点胶头(3)以及顶部中心可安装定子(2)的旋转平台(1),所述定子(2)内套装待点胶的至少一个轴承(4),所述点胶头(3)竖直设置在所述定子(2)正上方并与所述轴承(4)内部中空上下对准,所述点胶头(3)内部开设注胶通道(31),所述点胶头(3)的侧壁上开设与所述注胶通道(31)连通的至少一个点胶孔(32),所述点胶孔(32)与轴承(4)两者数量一致且当数量为多个时均是上下排列,点胶机将胶水注入所述注胶通道(31)中并从所述点胶孔(32)喷出,所述点胶头(3)用于在升降机构的驱动下直插入所述定子(2)中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机定子轴承内壁点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与点胶机连接的点胶头(3)以及顶部中心可安装定子(2)的旋转平台(1),所述定子(2)内套装待点胶的至少一个轴承(4),所述点胶头(3)竖直设置在所述定子(2)正上方并与所述轴承(4)内部中空上下对准,所述点胶头(3)内部开设注胶通道(31),所述点胶头(3)的侧壁上开设与所述注胶通道(31)连通的至少一个点胶孔(32),所述点胶孔(32)与轴承(4)两者数量一致且当数量为多个时均是上下排列,点胶机将胶水注入所述注胶通道(31)中并从所述点胶孔(32)喷出,所述点胶头(3)用于在升降机构的驱动下直插入所述定子(2)中的所有轴承(4)中并配合所述旋转平台(1)的旋转实现对所有所述轴承(4)内壁的点胶功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定子轴承内壁点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2)内套装有上下两个所述轴承(4),所述点胶孔(3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点胶孔(32)沿所述注胶通道(31)的长度方向排开以分别对上下两个所述轴承(4)进行喷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定子轴承内壁点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胶通道(31)沿所述点胶头(3)轴向方向延伸,所述注胶通道(31)顶部开放并通过管路与点胶机连接以注入胶水,所述注胶通道(31)底部封闭,所述注胶通道(31)呈从其顶部往底部方向逐渐缩径的阶梯轴形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机定子轴承内壁点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胶通道(31)沿长度方向往朝向所述定子(2)方向依次分成第一柱形腔(311)、第二柱形腔(312)、第三柱形腔(313),第一柱形腔(311)、第二柱形腔(312)、第三柱形腔(313)的径向尺寸依次变小;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定子轴承内壁点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点胶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兰星火,黄方才,杜旭程,王传松,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长城开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