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公路分流束风护路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03935 阅读:2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交通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抗沙漠公路分流束风护路墙。它由挡风板、封板、上导风板、板轴、中导风板、下导风板、地锚、滑槽、拉杆、固定钉、拉绳、立柱、控距绳等部分构成。多根立柱位于公路迎风的一侧,相邻两立柱之间有挡风板。上导风板、中导风板、下导风板分别套于上杆轴、中杆轴、下杆轴上。封板和上导风板的交汇点与拉杆的上端连接,拉杆的下端与地锚焊接。本发明专利技术能组织自然风来清除公路路面的沙埋,以大幅度减少沙漠公路的维护工作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交通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风沙干旱地区的抗沙漠公路分流束风护路墙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对环境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由于草场退化、大量植被被破 环,造成风沙天气、沙尘暴天气日益增多,风沙对公路的危害日益严重,直接影响公路的质 量和寿命。 沙埋是风沙地区公路的主要沙害。公路沙埋可分为片状积沙、舌状积沙和堆状积 沙三种基本形式,其中,以片状积沙最为突出。片状积沙的特点是积沙范围大,往往积沙整 片相连,沿路面绵延数百米甚至数公里,沙层厚度一般为10-20cm,这种沙害给路面的养护 造成困难,因消除积沙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可是若不及时消除,积沙日益增厚,会严 重影响交通,甚至阻断车辆通行。 现有的公路沙害防护措施通常分为植物防护和工程防护两大类,对于荒漠化严重 的干旱缺水地区,依靠天然降水植物难以生长,因此植物防护难以实施;而现有的工程防护 方法大多是对路基进行加固来防护,并没有对路面积沙的有效清除措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沙漠公路分流束风护路墙,组织自然风来清除公路路面 的沙埋,以大幅度减少沙漠公路的维护工作量。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沙漠公路分流束风护路墙由挡风板、封板、上导风板、板轴、中导风板、下导风板、 地锚、滑槽、拉杆、固定钉、拉绳、上出风板、中出风板、下出风板、立柱、控距绳、中杆轴、下杆 轴、上杆轴和锁紧螺母构成。立柱为外径15cm、壁厚5mm的无缝钢管,多根立柱位于公路迎 风的一侧,每根立柱距离路基0. 5m,立柱的下端深入实土层0. 8m,上端高出地面2. 0m。沿 公路方向相邻两立柱之间有竖直方向的、且两侧边分别与两立柱固定的挡风板。挡风板是 壁厚为4cm的矩形夹心钢板。挡风板的上边缘与立柱的顶端平齐,挡风板的下边缘距地面 0. 6m。沿公路方向相邻两立柱之间还有水平方向的、处于挡风板下边缘与地面之间的、且两 端分别与两立柱固定的上杆轴、中杆轴和下杆轴。上导风板、中导风板、下导风板是三块具 有弧度的、凸起面均朝上的、壁厚在10-20mm的玻璃钢板,上导风板、中导风板、下导风板的 下边缘各有一轴套并分别套于上杆轴、中杆轴、下杆轴上,且上导风板、中导风板、下导风板 的下边缘可分别绕上杆轴、中杆轴、下杆轴转动。封板是一块倾斜的玻璃钢板,封板较高的 一边与挡风板的迎风面连接,封板较低的一边与上导风板的上边缘为一个整体。拉杆是直 径为60mm、壁厚为5mm的钢管,拉杆与地面成70。的倾角。封板和上导风板的交汇点与拉 杆的上端连接,拉杆的下端与地锚焊接。拉杆的纵向方向有一滑槽,位于中导风板和下导风 板上边缘中部的板轴处于所述滑槽中,并与滑槽成动配合关系,每个板轴伸出滑槽的一端套有锁紧螺母。地锚由半圆球形的顶部和具有螺纹的杆部构成,地锚的杆部直径为5-8cm 并深入实土层O. 5m。上出风板、中出风板、下出风板是三块具有弧度的、凸起面均朝下的、壁 厚为10-20mm的玻璃钢板,上出风板、中出风板、下出风板的下端各有一孔。控距绳贯穿于 前述三个 L。上出风板、中出风板、下出风板的上边缘各有一轴套分别套于上杆轴、中杆轴、 下杆轴上,且上出风板、中出风板、下出风板均可分别绕上杆轴、中杆轴、下杆轴转动。拉绳 和控距绳均为直径15mm的钢丝绳,拉绳的下端与上出风板的孔相连,拉绳的上端与固定于 挡风板的背风面的固定钉连接。 采用上述方案能收到如下显著效果 1.本专利技术并非单纯地通过竖直方向的挡板来挡风,由于在裸沙地近表2m高度内, 风速随高度呈对数关系,因此,本专利技术巧妙地通过多个导风板与出风板所组成的多个流线 形风道,将吹向公路沿线的风作竖向划分,并压縮成上、中、下三股具有强风压和不同风速 的、高速贴地的清扫风带。下、中、上三股清扫风带分别负责公路沿横向的由近到远的三个 区域的清扫工作,从而实现了利用自然风的公路路面的自洁。这样,省去了大量的公路维护 工作,节省了大量的公路维护费用,同时,对提高公路路面的质量和延长公路路面的寿命具有积极作用。 2.本专利技术在安装、建造过程中,完全不需要使用混凝土,这在缺水的干旱风沙地区 是十分重要的。 3.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非常利于运输和组装。 4.导风板和出风板的位置均可分别由拉绳、控距绳和滑槽、锁紧螺母控制,可根据 当地风速平均值进行灵活调节,具有较强的通用性。附图说明 图1是本专利技术竖直方向的剖面图; 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平面图。 图中,l.挡风板 2.封板 3.上导风板 4.板轴 5.中导风板 6.下导风板 7.地锚8.滑槽9.拉杆10.固定钉11.拉绳12.上出风板13.中出风板14.下 出风板15 .立柱16.控距绳17.中杆轴18.下杆轴19.上杆轴20.锁紧螺母具体实施例方式沙漠公路分流束风护路墙由挡风板1、封板2、上导风板3、板轴4、中导风板5、下导 风板6、地锚7、滑槽8、拉杆9、固定钉10、拉绳11、上出风板12、中出风板13、下出风板14、 立柱15、控距绳16、中杆轴17、下杆轴18、上杆轴19和锁紧螺母20构成。 立柱15为外径15cm、壁厚5mm的无缝钢管,多根立柱15位于公路迎风的一侧,每 根立柱15距离路基0. 5m,立柱15的下端深入实土层0. 8m,上端高出地面2. Om。沿公路方 向相邻两立柱15之间有竖直方向的、且两侧边分别与两立柱15固定的挡风板1。挡风板1 是壁厚为4cm的矩形夹心钢板。挡风板1的上边缘与立柱15的顶端平齐,挡风板1的下边 缘距地面0. 6m。沿公路方向相邻两立柱15之间还有水平方向的、处于挡风板1下边缘与 地面之间的、且两端分别与两立柱15固定的上杆轴19、中杆轴17和下杆轴18。上导风板 3、中导风板5、下导风板6是三块具有弧度的、凸起面均朝上的、壁厚在20mm的玻璃钢板,上导风板3、中导风板5、下导风板6的下边缘各有一轴套并分别套于上杆轴19、中杆轴17、 下杆轴18上,且上导风板3、中导风板5、下导风板6的下边缘可分别绕上杆轴19、中杆轴 17、下杆轴18转动。封板2是一块倾斜的玻璃钢板,封板2较高的一边与挡风板1的迎风 面连接,封板2较低的一边与上导风板3的上边缘为一个整体。拉杆9是直径为60mm、壁 厚为5mm的钢管,拉杆9与地面成70°的倾角。封板2和上导风板3的交汇点与拉杆9的 上端连接,拉杆9的下端与地锚7焊接。拉杆9的纵向方向有一滑槽8,位于中导风板5和 下导风板6上边缘中部的板轴4处于所述滑槽8中,并与滑槽8成动配合关系,每个板轴4 伸出滑槽8的一端套有锁紧螺母20。地锚7由半圆球形的顶部和具有螺纹的杆部构成,地 锚7的杆部直径为8cm并深入实土层0. 5m。上出风板12、中出风板13、下出风板14是三块 具有弧度的、凸起面均朝下的、壁厚为20mm的玻璃钢板,上出风板12、中出风板13、下出风 板14的下端各有一孔。控距绳16贯穿于前述三个孔。上出风板12、中出风板13、下出风 板14的上边缘各有一轴套分别套于上杆轴19、中杆轴17、下杆轴18上,且上出风板12、中 出风板13、下出风板14均可分别绕上杆轴19、中杆轴17、下杆轴18转动。拉绳11和控距 绳16均为直径15mm的钢丝绳,拉绳11的下端与上出风板12的孔相连,拉绳11的上端与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沙漠公路分流束风护路墙,由挡风板、封板、上导风板、板轴、中导风板、下导风板、地锚、滑槽、拉杆、固定钉、拉绳、上出风板、中出风板、下出风板、立柱、控距绳、中杆轴、下杆轴、上杆轴和锁紧螺母构成,其特征是:立柱为外径15cm、壁厚5mm的无缝钢管,多根立柱位于公路迎风的一侧,每根立柱距离路基0.5m,立柱的下端深入实土层0.8m,上端高出地面2.0m,沿公路方向相邻两立柱之间有竖直方向的、且两侧边分别与两立柱固定的挡风板,挡风板是壁厚为4cm的矩形夹心钢板,挡风板的上边缘与立柱的顶端平齐,挡风板的下边缘距地面0.6m,沿公路方向相邻两立柱之间还有水平方向的、处于挡风板下边缘与地面之间的、且两端分别与两立柱固定的上杆轴、中杆轴和下杆轴,上导风板、中导风板、下导风板是三块具有弧度的、凸起面均朝上的、壁厚在10-20mm的玻璃钢板,上导风板、中导风板、下导风板的下边缘各有一轴套并分别套于上杆轴、中杆轴、下杆轴上,且上导风板、中导风板、下导风板的下边缘可分别绕上杆轴、中杆轴、下杆轴转动,封板是一块倾斜的玻璃钢板,封板较高的一边与挡风板的迎风面连接,封板较低的一边与上导风板的上边缘为一个整体,拉杆是直径为60mm、壁厚为5mm的钢管,拉杆与地面成70°的倾角,封板和上导风板的交汇点与拉杆的上端连接,拉杆的下端与地锚焊接,拉杆的纵向方向有一滑槽,位于中导风板和下导风板上边缘中部的板轴处于所述滑槽中,并与滑槽成动配合关系,每个板轴伸出滑槽的一端套有锁紧螺母,地锚由半圆球形的顶部和具有螺纹的杆部构成,地锚的杆部直径为5-8cm并深入实土层0.5m,上出风板、中出风板、下出风板是三块具有弧度的、凸起面均朝下的、壁厚为10-20mm的玻璃钢板,上出风板、中出风板、下出风板的下端各有一孔,控距绳贯穿于前述三个孔,上出风板、中出风板、下出风板的上边缘各有一轴套分别套于上杆轴、中杆轴、下杆轴上,且上出风板、中出风板、下出风板均可分别绕上杆轴、中杆轴、下杆轴转动,拉绳和控距绳均为直径15mm的钢丝绳,拉绳的下端与上出风板的孔相连,拉绳的上端与固定于挡风板的背风面的固定钉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沙漠公路分流束风护路墙,由挡风板、封板、上导风板、板轴、中导风板、下导风板、地锚、滑槽、拉杆、固定钉、拉绳、上出风板、中出风板、下出风板、立柱、控距绳、中杆轴、下杆轴、上杆轴和锁紧螺母构成,其特征是立柱为外径15cm、壁厚5mm的无缝钢管,多根立柱位于公路迎风的一侧,每根立柱距离路基0.5m,立柱的下端深入实土层0.8m,上端高出地面2.0m,沿公路方向相邻两立柱之间有竖直方向的、且两侧边分别与两立柱固定的挡风板,挡风板是壁厚为4cm的矩形夹心钢板,挡风板的上边缘与立柱的顶端平齐,挡风板的下边缘距地面0.6m,沿公路方向相邻两立柱之间还有水平方向的、处于挡风板下边缘与地面之间的、且两端分别与两立柱固定的上杆轴、中杆轴和下杆轴,上导风板、中导风板、下导风板是三块具有弧度的、凸起面均朝上的、壁厚在10-20mm的玻璃钢板,上导风板、中导风板、下导风板的下边缘各有一轴套并分别套于上杆轴、中杆轴、下杆轴上,且上导风板、中导风板、下导风板的下边缘可分别绕上杆轴、中杆轴、下杆轴转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伟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峻峰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0[中国|成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