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加工轴承内圈定位槽的工装及工艺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加工轴承内圈定位槽的工装及工艺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203896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16 23: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加工轴承内圈定位槽的工装及工艺方法,涉及轴承加工方法的技术领域,该工装包括安装座和压紧机构,安装座包括定位轴以及设置在定位轴一端面中部的套装轴,套装轴的外径小于定位轴的外径,套装轴外圆周的中部位置设有凹槽,凹槽两侧的套装轴的外径与轴承内圈的内径适配;定位轴远离套装轴的一端为装卡部,用于装卡在机床上能够旋转的卡盘上;压紧机构位于安装座的对侧,压紧机构包括压板,压板能够压紧在套装轴远离定位轴的一端。该工艺方法包括:装卡安装座‑镜像安装轴承工件‑固定轴承工件‑安装定心钻‑加工定位槽‑拆卸检测。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在加工过程中需要人工反复手动调整工件,劳动成本高,工作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轴承加工方法的,具体涉及一种加工轴承内圈定位槽的工装及工艺方法


技术介绍

1、在一些轴承组合件中,为了实现将轴承内圈定位,在轴承内圈的端面上加工定位槽,与轴承内圈配合的零件上设置定位凸起,通过定位凸起与定位槽的卡合来实现轴承内圈的定位。传统的加工轴承内圈定位槽的方法,是将轴承内圈放置在一个v型底座,两端面通过台钳进行夹持固定,再使用铣刀分刀铣削加工,一个定位槽加工结束后,松开台钳转动轴承内圈,再夹持固定,加工另一定位槽,重复上述操作,直至定位槽全部加工完成,对于这种传统的工艺方法,存在诸多缺陷:(1)轴承内圈装卡工装不能自动旋转角度,加工定位槽过程中需要人工反复手动调整工件,过程繁琐,人工强度较大,费时费力;(2)一次只能针对一个轴承内圈的定位槽进行加工,工作效率低,工艺步骤繁琐。基于此,本申请提出一种加工轴承内圈定位槽的工装及工艺方法,用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出一种加工轴承内圈定位槽的工装及工艺方法。

2、为实现其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加工轴承内圈定位槽的工装,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包括定位轴以及设置在定位轴一端面中部的套装轴,所述套装轴的外径小于定位轴的外径,所述套装轴外圆周的中部位置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两侧的套装轴的外径与轴承内圈的内径适配,用于套装轴承内圈;所述定位轴远离套装轴的一端为装卡部,用于装卡在机床上能够旋转的卡盘上;压紧机构,所述压紧机构位于安装座的对侧,所述压紧机构包括压板,所述压板能够压紧在套装轴远离定位轴的一端。

4、作为优选的,所述卡盘转动设置于机床的基座上,所述卡盘上的活动卡爪能够径向移动将定位轴的装卡部夹紧或放松。

5、作为优选的,所述压紧机构还包括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活塞杆端部与压板固定连接。

6、作为优选的,所述套装轴远离定位轴的一端中部设有内螺纹孔,所述压紧机构还包括固定螺栓和垫片,所述压板中部设有固定孔,所述垫片套设在固定螺栓,所述固定螺栓贯穿压板的固定孔,并旋接进套装轴上的内螺纹孔内,由此将压板固定在套接轴端部。

7、一种加工轴承内圈定位槽的工艺方法,使用上述的工装安装轴承内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艺方法包括:

8、s1、装卡安装座:将安装座的装卡部夹紧在卡盘中部;

9、s2、镜像安装轴承工件:将两个轴承内圈的需加工定位槽的端面相对呈镜像套入套装轴的凹槽两侧,且两个轴承内圈相对的端部位于凹槽上方,所述轴承内圈的最小径内壁与套装轴外壁相贴;

10、s3、固定轴承工件:将压板压紧在套装轴上外侧的轴承内圈端面上;

11、s4、安装定心钻:根据轴承内圈定位槽的内径选择尺寸合适的定心钻,将定心钻固定安装在机床可升降的钻头夹具上;

12、s5、加工定位槽:启动机床,驱动钻头夹具旋转并下降,使定心钻移动至两个轴承内圈相对的端部上方,继续下降,对两个轴承内圈的端部进行钻孔,钻孔结束驱动钻头夹具上升,定心钻远离两个轴承内圈,即在两个轴承内圈上同时得到定位槽,然后驱动卡盘旋转一定角度,再驱动钻头夹具下降,继续钻孔,得到另一位置的定位槽,重复进行上述操作,直至轴承内圈的定位槽全部加工完毕;

13、s6、拆卸检测:加工结束后,使压板离开外侧的轴承内圈端面,将两个轴承内圈由套装轴取下,对加工的定位槽进行深度检测和分散度检测,产品检测合格即进入下一工序,检测不合格则进入返修工序。

14、作为优选的,所述钻头夹具转动设置在机床的顶座,所述顶座能够进行升降移动以及水平移动。

15、作为优选的,所述顶座一侧设置冷却管,所述冷却管的出液口对准定心钻。

1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17、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加工轴承内圈定位槽的工装及工艺方法,该工装结构简单,装卡工件方便,可带动轴承内圈自动旋转角度,避免了在加工过程中需要人工反复手动调整工件,降低劳动强度,更加省时省力;同时,作为轴承生产厂,生产步骤简化,加工一次可以在两个轴承内圈上得到两个相同的定位槽,有效的提高了工作效率,满足生产需求,以7类轴承内圈为例,客户要求在端面打4个等分布的定位槽,传统的生产工艺一个工件加工4个槽需要55s,而通过本实施例的工艺加工两个工件8个槽需要64s,平均32s/件,提高了41%的效率,效果非常显著。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加工轴承内圈定位槽的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工轴承内圈定位槽的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盘(420)转动设置于机床(400)的基座(410)上,所述卡盘(420)上的活动卡爪(421)能够径向移动将定位轴(110)的装卡部(111)夹紧或放松。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加工轴承内圈定位槽的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机构(200)还包括液压缸(220),所述液压缸(220)的活塞杆端部与压板(210)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加工轴承内圈定位槽的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套装轴(120)远离定位轴(110)的一端中部设有内螺纹孔(122),所述压紧机构(200)还包括固定螺栓(230)和垫片(240),所述压板(210)中部设有固定孔(211),所述垫片(240)套设在固定螺栓(230),所述固定螺栓(230)贯穿压板(210)的固定孔(211),并旋接进套装轴(120)上的内螺纹孔(122)内,由此将压板(210)固定在套接轴端部。

5.一种加工轴承内圈定位槽的工艺方法,使用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工装安装轴承内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艺方法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加工轴承内圈定位槽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钻头夹具(440)转动设置在机床(400)的顶座(450),所述顶座(450)能够进行升降移动以及水平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加工轴承内圈定位槽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座(450)一侧设置冷却管(460),所述冷却管(460)的出液口对准定心钻(430)。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工轴承内圈定位槽的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工轴承内圈定位槽的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盘(420)转动设置于机床(400)的基座(410)上,所述卡盘(420)上的活动卡爪(421)能够径向移动将定位轴(110)的装卡部(111)夹紧或放松。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加工轴承内圈定位槽的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机构(200)还包括液压缸(220),所述液压缸(220)的活塞杆端部与压板(210)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加工轴承内圈定位槽的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套装轴(120)远离定位轴(110)的一端中部设有内螺纹孔(122),所述压紧机构(200)还包括固定螺栓(230)和垫片(240),所述压板(210)中部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立涛王德林田丕伟柏松李金贵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鑫泰轴承锻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