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转炉窑轮带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03800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16 23: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水泥及化工回转炉窑领域,具体为一种回转炉窑轮带连接结构。包括筒体和轮带,轮带与筒体之间设置有连接装置,多个连接装置沿筒体的周向布置,连接装置包括与筒体固定连接的底座,底座上设置有卡槽,卡槽内插设有支撑板,支撑板的端部设置有限位板,连接装置的两侧均设置有挡环,两个挡环与轮带的侧壁通过固定螺栓连接。通过限位板对支撑板进行限位,并通过挡环对轮带的轴向移动进行限位。因此,支撑板的更换只需要拆除挡环和限位板,将旧的支撑板从端部抽出,新的支撑板从端部插入,再装好挡环和限位板即可,更换方便、简单、快捷,减少更换周期、降低维护成本,提高设备使用寿命和使用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泥及化工回转炉窑领域,具体为一种回转炉窑轮带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1、回转炉窑又叫旋转煅烧炉窑,其工作原理是利用回转筒体对物料进行机械或化学处理的设备。回转炉窑在建材、冶金、化工、环保等多种领域广泛的应用。

2、目前,国内外回转炉窑的筒体与轮带之间连接结构通常采用活套连接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活套连接结构由底板1、压板2、可调垫板3、挡块4和筋板5组成。底板1每两件一组,由若干组均布并焊接在筒体6外圆柱面上,每组底板1只焊接伸出轮带7的一端,另一端不焊,且相邻两组底板1的端部在轮带7两侧交错施焊;可调垫板3的两边搭在每组底板1上表面,可调垫板3的底部设置有固定凸块一8,可调垫板3两端的凸块一8向外伸出轮带7两侧一段距离,凸块一8卡在两底板1之间进行周向定位;压板2的底部设置有固定凸块二9,卡在两底板1之间进行周向定位;压板2和挡块4在轮带7和可调垫板3安装好后交错焊于轮带7两侧的每组底板1上,与轮带7两侧预留设计间隙;压板2和挡块4装焊后压住可调垫板3两端外伸的凸块一8,用于可调垫板3的径向和轴向限位;筋板5焊接在挡块4外侧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回转炉窑轮带连接结构,包括筒体(6)以及同轴套装在筒体(6)外侧的轮带(7),其特征在于:所述轮带(7)与筒体(6)之间设置有多个连接装置(10),多个所述连接装置(10)沿筒体(6)的周向布置,所述连接装置(10)包括与筒体(6)固定连接的底座(11),所述底座(11)上设置有沿筒体(6)轴向延伸的卡槽(12),所述卡槽(12)内插设有支撑板(13),所述支撑板(13)的上表面高于底座(11)的上表面、且支撑板(13)的上表面为与轮带(7)的内周面相匹配的圆弧面,所述支撑板(13)的端部设置有限位板(14),所述限位板(14)与底座(11)可拆卸连接,所述连接装置(10)的两侧均设...

【技术特征摘要】

1.回转炉窑轮带连接结构,包括筒体(6)以及同轴套装在筒体(6)外侧的轮带(7),其特征在于:所述轮带(7)与筒体(6)之间设置有多个连接装置(10),多个所述连接装置(10)沿筒体(6)的周向布置,所述连接装置(10)包括与筒体(6)固定连接的底座(11),所述底座(11)上设置有沿筒体(6)轴向延伸的卡槽(12),所述卡槽(12)内插设有支撑板(13),所述支撑板(13)的上表面高于底座(11)的上表面、且支撑板(13)的上表面为与轮带(7)的内周面相匹配的圆弧面,所述支撑板(13)的端部设置有限位板(14),所述限位板(14)与底座(11)可拆卸连接,所述连接装置(10)的两侧均设置有挡环(15),两个所述挡环(15)与轮带(7)的两个侧壁通过固定螺栓(16)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转炉窑轮带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1)上设置有安装孔(17),所述安装孔(17)的上端与t型槽连通,下端与筒体(6)外周面相对。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回转炉窑轮带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17)内设置有第一保温棉(18)。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转炉窑轮带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启刚杨青松王远东陈远
申请(专利权)人:二重德阳重型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