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垃圾处置的除尘暨就地直排处理方法及其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2037793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16 23: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建筑垃圾处置的除尘暨就地直排处理方法及其处理系统,对于建筑垃圾处置流程中的含尘废气进行二级组合式过滤除尘,先进行中效一级过滤,再在一级过滤的基础上进行高效二级过滤,废气粉尘过滤效率远大于现有技术中的过滤除尘效率,经过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处理后的建筑垃圾废气排放粉尘含量小于1mg/m<supgt;3</supgt;,优于国家及行业职业卫生标准和排放标准,可以直接就地排放,不再需要占用室内空间搭建各尘源点连通管道,也不再需要占用室外空间搭建大型除尘器及集中排放烟囱进行室外排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垃圾除尘领域,尤其涉及建筑垃圾处置的除尘暨就地直排处理方法及其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1、建筑垃圾的产生与处理过程中往往会制造大量粉尘,影响工人健康与周边环境。现有技术中,在建筑垃圾回收处理设备的尾端连接除尘设备,将废气除尘后通过管道连接到室外的排气烟囱排出到室外大气中。国家对于建筑垃圾处理过程中的废气排放有严格的要求,处理后的废气需要达到gb16297标准才能向周边大气排放,而当前建筑垃圾处理行业中所用的除尘设备只能进行一级过滤,行业内除尘设备常用的褶皱式滤芯面积大、体积小,针对粉尘浓度高的气体除尘困难,且设备本身清灰难度大,实际使用过程中很容易造成废气排放不达标。此外,当前行业内采用室外排放,通常要求排气筒高出周围200m半径范围内的建筑5m以上,对于排气筒的排放速率、排气筒与周边建筑物的距离都有较高的要求,建筑垃圾处理现场需要增加排气筒的建造成本和场地成本;即便如此,周围的居民仍对室外烟囱排放废气的反应激烈,影响建筑垃圾处理进度。针对当前建筑垃圾处理行业内的废气除尘且室外排放的处理方法产生的上述问题,我司研发了一种建筑垃圾的废气除尘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垃圾处置的除尘暨就地直排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垃圾的就地直排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3中,一级过滤采用中效过滤器,过滤效率等级标准为F9;在S4中,二级过滤采用高效过滤器,过滤效率等级标准为H13或者H14。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垃圾的就地直排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中,还包括对一级过滤的过滤部件进行清灰,所述清灰包括压差喷吹清灰、定时喷吹清灰以及停机喷吹清灰。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建筑垃圾的就地直排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压差喷吹清灰:实时监测一级过滤的压差值P1,设定上限压差值P...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垃圾处置的除尘暨就地直排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垃圾的就地直排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3中,一级过滤采用中效过滤器,过滤效率等级标准为f9;在s4中,二级过滤采用高效过滤器,过滤效率等级标准为h13或者h14。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垃圾的就地直排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中,还包括对一级过滤的过滤部件进行清灰,所述清灰包括压差喷吹清灰、定时喷吹清灰以及停机喷吹清灰。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建筑垃圾的就地直排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压差喷吹清灰:实时监测一级过滤的压差值p1,设定上限压差值p1max、合格压差值p1nor;当监测到当前的p1>p1max,则进行喷吹清灰,直至监测到p1≤p1nor即停止喷吹;当连续三轮喷吹后p1仍无法降至p1nor以下,则同时提高p1max与p1nor的数值并重复上述操作,直至监测到的压差值p1>pkmax,则停止喷吹并发出警报,其中pkmax为预设的警戒压差值,且pkmax>1200pa。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建筑垃圾的就地直排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可调整的数值组(p1max,p1nor)按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鲁华火周珉王泽生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营特泰克智能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