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河流湿地生态修复用土壤成分检测的缓和溶解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03456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16 23: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河流湿地生态修复用土壤成分检测的缓和溶解装置,属于土壤溶解技术领域,包括底座箱和溶解桶,所述溶解桶内设有研磨组件,研磨组件包括研磨盘,所述研磨盘下表面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旋转杆,所述旋转杆的表面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打散组件、停留组件和翻震组件,研磨组件用于将研磨盘内部的土壤进行研磨成细粉,打散组件用于将研磨后的土壤细粉打散,停留组件使细粉土壤下沉到导流布上,翻震组件使堆积的土壤能够有效进行翻转,并可将研磨孔内的细粉土壤进行震落,避免研磨孔堵塞。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土壤溶解,具体涉及一种河流湿地生态修复用土壤成分检测的缓和溶解装置


技术介绍

1、河流湿地的变化过程伴随着以流水作用为主的侵蚀、搬运和沉积过程,在河流系统中,作用于河床边界的主要外动力是水沙流,水沙流与河床边界相互作用产生了形形色色的河床湿地,河床湿地的变化一方面与边界泥沙的冲刷和河道中泥沙的落淤有关,另一方面也与人为活动及各种排泄物有关,不同区域的河流相互流通,造成河岸湿地的土壤变质,生态系统不完善,要从根本问题进行修复,需要对土壤成分进行检测。

2、在进行土壤检测时,需要将土壤样品进行处理,将土壤样品中的有关成分或物质溶解成溶液进行检测,土壤样品在溶解前往往不需要进行研磨处理,对于大块土壤溶解困难,一般将土壤样品撒落溶解液内进行溶解,由于溶解液的液面会有张力存在,张力会造成土壤在液面上堆积,一般不能进行及时打散处理,当样品土壤在溶解液的内部下沉溶解过程中,得不到有效缓和溶解,则会下沉比较快,溶解时间较短,最终土壤样品下沉到盛有溶解液的容器底壁,容易造成堆积,凝结成块,溶解效果差等问题。


<p>技术实现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河流湿地生态修复用土壤成分检测的缓和溶解装置,包括底座箱(1)和溶解桶(2),其特征在于:所述溶解桶(2)底部的中心处通过密封轴承(3)设置有转轴(4),所述转轴(4)的端部固定连接有研磨组件(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流湿地生态修复用土壤成分检测的缓和溶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条(702)与旋转杆(6)为固定连接,所述套筒(701)滑动连接于导条(702)和旋转杆(6)的表面,所述齿环(902)与溶解桶(2)为固定连接,所述齿环(902)的圆心在转轴(4)的轴心线上,且所述齿轮(907)围绕转轴(4)的轴心线沿圆形轨迹旋转。

3.根据权利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河流湿地生态修复用土壤成分检测的缓和溶解装置,包括底座箱(1)和溶解桶(2),其特征在于:所述溶解桶(2)底部的中心处通过密封轴承(3)设置有转轴(4),所述转轴(4)的端部固定连接有研磨组件(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流湿地生态修复用土壤成分检测的缓和溶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条(702)与旋转杆(6)为固定连接,所述套筒(701)滑动连接于导条(702)和旋转杆(6)的表面,所述齿环(902)与溶解桶(2)为固定连接,所述齿环(902)的圆心在转轴(4)的轴心线上,且所述齿轮(907)围绕转轴(4)的轴心线沿圆形轨迹旋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流湿地生态修复用土壤成分检测的缓和溶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箱(1)包括两个抽屉腔(101)和驱动腔(102),所述抽屉腔(101)的内部设置有抽屉(103),所述底座箱(1)的背面固定连接有电机固定板(10),所述电机固定板(10)上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步进电机(11),所述步进电机(1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主动轮(1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河流湿地生态修复用土壤成分检测的缓和溶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4)通过密封轴承(3)贯穿于底座箱(1)的底部,所述转轴(4)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从动轮(13),所述从动轮(13)位于驱动腔(102)的内部,所述主动轮(12)与从动轮(13)通过皮带(14)传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流湿地生态修复用土壤成分检测的缓和溶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箱(1)的上表面位于溶解桶(2)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两个立杆(15),且所述立杆(15)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阻挡块,两个所述立杆(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晓文盛智炜黄海涛张敬东江智婧张泽云许跃攀曹帅汤秋娟李春辉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锐晟消防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