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磁力式隐藏充电弹针的充电底座及弹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033776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16 23: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磁力式隐藏充电弹针的充电底座及弹针,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充电底座技术领域,包括充电底座,充电底座的正面从左往右依次设置有手机充电组件和平板充电组件,手机充电组件包括夹持结构以及联动伸缩结构,夹持结构包括A伸缩板、B伸缩板、A传动齿轮、B传动齿轮、托板以及保护壳,A伸缩板与B伸缩板的内壁均设置有与A传动齿轮适配的A齿条,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伺服电机旋转带动螺纹套筒旋转,此时螺纹套筒与螺纹杆之间的螺纹配合会产生相对运动,从而带动螺纹杆做直线运动,通过螺纹杆带动隐藏式弹针盘移出,在不需充电时通过伺服电机反转带动隐藏式弹针盘隐藏,进一步减少了弹针长时间裸露在外界导致损坏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充电底座,具体为一种磁力式隐藏充电弹针的充电底座及弹针


技术介绍

1、随着电子科技的不断发展,电子产品逐渐成为了人们必备的辅助工具,而一般的电子产品通常都通过充电底座为其内设的可充电电池进行充电,通常包含以下几个主要组成部分,电源接口:用于连接外部电源,如插座、usb接口等,提供充电底座所需的电能,充电控制电路:负责管理电能的输入和输出,监控充电状态,确保充电过程的安全和稳定,磁性元件:用于产生磁场,与弹针中的磁性元件相互吸引,实现弹针与充电底座的连接和定位,充电指示灯:用于显示充电状态,例如充电中、充电完成等,方便用户了解设备的充电情况,保护装置:包括过充保护、过流保护、过热保护等功能,确保充电过程中设备和用户的安全,充电底座通过磁性连接和电能传输,实现与弹针的连接和充电;

2、目前,市面上的充电底座的充电弹针基本都是外漏,长期裸露在外界极易损坏,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磁力式隐藏充电弹针的充电底座及弹针。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磁力式隐藏充电弹针的充电底座及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磁力式隐藏充电弹针,包括充电弹针本体(5),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弹针本体(5)包括隐藏式弹针盘(51)、弹簧弹针(52)以及弹针底座(53),所述弹簧弹针(52)分别安装于隐藏式弹针盘(51)和弹针底座(53)的正面,所述弹针底座(53)位于隐藏式弹针盘(51)的右侧。

2.一种磁力式隐藏充电底座,包括充电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底座(1)的正面从左往右依次设置有手机充电组件(2)和平板充电组件(3),所述手机充电组件(2)包括夹持结构(21)以及联动伸缩结构(22),所述夹持结构(21)包括A伸缩板(211)、B伸缩板(212)、A传动齿轮(213)、B传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磁力式隐藏充电弹针,包括充电弹针本体(5),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弹针本体(5)包括隐藏式弹针盘(51)、弹簧弹针(52)以及弹针底座(53),所述弹簧弹针(52)分别安装于隐藏式弹针盘(51)和弹针底座(53)的正面,所述弹针底座(53)位于隐藏式弹针盘(51)的右侧。

2.一种磁力式隐藏充电底座,包括充电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底座(1)的正面从左往右依次设置有手机充电组件(2)和平板充电组件(3),所述手机充电组件(2)包括夹持结构(21)以及联动伸缩结构(22),所述夹持结构(21)包括a伸缩板(211)、b伸缩板(212)、a传动齿轮(213)、b传动齿轮(214)、托板(215)以及保护壳(216),所述a伸缩板(211)与b伸缩板(212)的内壁均设置有与a传动齿轮(213)适配的a齿条,所述a齿条与a传动齿轮(213)啮合,所述联动伸缩结构(22)包括伺服电机(221)、螺纹套筒(222)、螺纹杆(223)以及轴承(224),所述伺服电机(221)的输出端与螺纹套筒(222)远离a传动齿轮(213)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螺纹杆(223)的外表面螺纹连接于螺纹套筒(222)的内壁,并且螺纹杆(223)的一端与轴承(224)的一端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磁力式隐藏充电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套筒(222)的外表面与a传动齿轮(213)和b传动齿轮(214)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托板(215)的内壁设置有与b传动齿轮(214)适配的b齿条,所述b传动齿轮(214)位于a传动齿轮(213)的后方,所述b齿条与b传动齿轮(214)相啮合,所述保护壳(216)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贯穿槽,所述保护壳(216)的底部开设有凹槽。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磁力式隐藏充电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a伸缩板(211)、b伸缩板(212)、托板(215)、a传动齿轮(213)与b传动齿轮(214)均置于保护壳(216)的内部,所述a伸缩板(211)和b伸缩板(212)的一端均延伸至贯穿槽的内壁,所述托板(215)的底端延伸至凹槽的内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静华梁炎芬梁其敏林玉寿吕平风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燊瑞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