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褐飞虱室内规模化繁育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2033351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16 23: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昆虫饲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褐飞虱室内规模化繁育方法。先在室内把50~60天苗龄的水稻苗放到育苗花盆并置于养虫笼中,再按10~20头/盆接入褐飞虱雌成虫产卵,待褐飞虱卵孵化高峰期,提前一天用水冲洗产卵苗上褐飞虱成虫,第二天开始收集褐飞虱初孵若虫,然后冲洗产卵苗上的残虫并放回养虫笼,次日再依此收集初孵若虫,连续收集初孵若虫4天,并分期分批用50~60天苗龄的水稻苗饲养至各虫龄使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通过在室内变温变湿环境条件下培育水稻并饲养、繁殖褐飞虱,能够为水稻抗虫性评价、褐飞虱抗药性监测或毒力测定等研究工作提供大批量虫龄一致的虫源材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昆虫饲养,具体涉及一种褐飞虱室内规模化繁育方法


技术介绍

1、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属于半翅目飞虱科(homoptera:delphacidae),是水稻重大迁飞性害虫,通过刺吸式口器吸食水稻茎叶组织汁液,受害严重时造成稻株瘫痪倒伏,俗称“冒穿”,导致减产或失收。褐飞虱还传播多种水稻病毒,如草状丛矮缩病和齿叶矮缩病,间接为害水稻。抗虫品种利用是褐飞虱绿色防控重要措施之一,能有效控制田间褐飞虱种群发生、发展。同时,化学防治是褐飞虱大发生时应急防控的有效措施。水稻抗褐飞虱评价或抗源筛选是抗虫品种利用的前提基础,褐飞虱抗药性监测、杀虫剂生物测定则为化学防治合理选药、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进行水稻抗褐飞虱评价、抗源筛选和褐飞虱抗药性监测或杀虫剂生物测定都需要大量虫龄一致的褐飞虱,且在开展致害力和抗药性评价过程中,褐飞虱繁育的环境条件应该尽可能与田间环境条件相接近,获得的结果才更客观、科学,指导生产更有实际意义。因此,规模化饲养后的褐飞虱保持其致害力和抗药性不变是褐飞虱饲养的难点。

2、现有技术中,褐飞虱的饲养方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褐飞虱室内规模化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褐飞虱室内规模化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养虫笼放置在养虫网室中,养虫网室可保持温湿度条件与外界环境条件接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褐飞虱室内规模化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养虫笼设有防虫纱网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褐飞虱室内规模化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水稻苗的培育方法为:将水稻种子催芽至长2~3毫米,然后均匀撒播在育苗基质上,待水稻苗长到3叶期时移栽到育苗池,池中保持5~10厘米水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褐飞虱室内规模化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4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褐飞虱室内规模化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褐飞虱室内规模化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养虫笼放置在养虫网室中,养虫网室可保持温湿度条件与外界环境条件接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褐飞虱室内规模化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养虫笼设有防虫纱网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褐飞虱室内规模化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水稻苗的培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所生吴碧球李成黄凤宽凌炎黄芊龙丽萍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