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重庆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镁掺杂的荧光碳点纳米酶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203206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16 23: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镁掺杂的荧光碳点纳米酶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复合材料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以肽类物质、酰胺类物质和镁盐作为原料,经过一步溶剂热法得到反应液,再经过透析,过滤除去杂质,冷冻干燥后得到镁掺杂的荧光碳点纳米酶;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工艺简便易操作,合成过程中所需的原料成本较低,制得的镁掺杂的荧光碳点纳米酶具有良好的水溶性,在镁离子负载下表现出优异的光响应类氧化酶活性;在光诱导下可以直接将无色的3,3',5,5'‑四甲基联苯胺(TMB)催化为氧化的蓝色3,3',5,5'‑四甲基联苯胺(oxTMB),同时还保留了碳点优异的荧光性质,在光动力抗菌和光催化降解染料领域有优异的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复合材料制备,具体涉及一种镁掺杂的荧光碳点纳米酶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介绍

1、碳点是一种尺寸小于10nm的荧光碳材料,由于其光学性质优异,生物相容性良好,自被发现以来,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纳米酶是一种基于纳米材料的人工酶,它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自然酶成本高、不稳定、无法循环利用等问题,基于碳点的纳米酶展现出多种优异的类酶活性,比如类过氧化物酶活、类氧化物酶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和类过氧化氢酶活等。此外,由于碳点纳米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高催化活性和环境友好的特点,使其在生物医学等领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目前关于镁掺杂的荧光碳点纳米酶的制备方法都比较复杂,而且得到的荧光碳点纳米酶功能单一,无法实现抗菌或催化降解等多领域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镁掺杂的荧光碳点纳米酶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以解决现有碳点纳米酶功能单一、制备过程较复杂的技术问题。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镁掺杂的荧光碳点纳米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镁掺杂的荧光碳点纳米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镁掺杂的荧光碳点纳米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肽类物质为含巯基的小分子肽类物质,所述镁盐为水溶性镁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镁掺杂的荧光碳点纳米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肽类物质为谷胱甘肽,所述酰胺类物质为甲酰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镁掺杂的荧光碳点纳米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肽类物质、酰胺类物质和镁盐的配比关系为70mg∶7mL∶1mg。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镁掺杂的荧光碳点纳米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镁掺杂的荧光碳点纳米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镁掺杂的荧光碳点纳米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肽类物质为含巯基的小分子肽类物质,所述镁盐为水溶性镁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镁掺杂的荧光碳点纳米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肽类物质为谷胱甘肽,所述酰胺类物质为甲酰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镁掺杂的荧光碳点纳米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肽类物质、酰胺类物质和镁盐的配比关系为70mg∶7ml∶1mg。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镁掺杂的荧光碳点纳米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的温度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翠施瑾瑜周川华夏之宁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