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换水基站,尤其涉及一种换水基站系统及其水连接组件。
技术介绍
1、清洁机器人工作过程中,需要用水的场景非常多。现有的清洁机器人体积较小,需要在打扫一段时间后,进行补水,并将内部的污水倒掉;或者是通过清洁基站补充清洁机器人内部的清水,并通过清洁基站将清洁机器人内部的污水倒掉。
2、现有的基站很难实现对清洁机器人进行自动上下水,这是由于现有的基站体积较大,很难安装到离水源较近的位置,并且现有的基站内部很难实现从水龙头自动补充清水或是将污水自动排出。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换水基站系统及其水连接组件,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换水基站系统,包括:
3、机体,其设有对接结构,所述对接结构用于与清洁机器人进行对接,以将所述清洁机器人内的污水输入所述机体内,或将所述机体内的清水输送给所述清洁机器人;所述机体设有机体底面,所述机体底面用于放置或安装于用水柜台的侧方位置、前方位置或下方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换水基站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水基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水处为所述用水柜台的水池旁的水龙头,所述水连接组件还包括用于连接所述水龙头的三通阀,所述三通阀的进水接口用于与所述水龙头连接,所述三通阀的其中一个出水接口用于与所述清水管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水基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水管用于从所述机体依次沿所述用水柜台的侧表面和上表面与所述三通阀的其中一个出水接口连接,所述清水管的管壁具有第一定位部,用于通过第一定结构使所述清水管安装于所述用水柜台的侧表面和上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换水基站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水基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水处为所述用水柜台的水池旁的水龙头,所述水连接组件还包括用于连接所述水龙头的三通阀,所述三通阀的进水接口用于与所述水龙头连接,所述三通阀的其中一个出水接口用于与所述清水管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水基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水管用于从所述机体依次沿所述用水柜台的侧表面和上表面与所述三通阀的其中一个出水接口连接,所述清水管的管壁具有第一定位部,用于通过第一定结构使所述清水管安装于所述用水柜台的侧表面和上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水基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处为所述用水柜台的水池排口或所述水池的防溢水口,所述污水管连接于所述水池排口或所述防溢水口,所述污水管的排水端具有第二定位部,用于通过第二定位结构靠近所述水池排口或所述防溢水口处,以使所述污水管的排水端固定接入所述水池排口内或插入所述防溢水口内;和/或所述污水管的管壁有第三定位部,用于通过第三定位结构安装于所述用水柜台的侧表面和上表面以与所述水池排口或所述防溢水口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水基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水处为设于所述用水柜台的水池下方的水角阀;所述水连接组件还包括用于连接所述水角阀的第一三通管;所述第一三通管的第一接口用于与所述水角阀连接,所述第一三通管的第二接口用于与所述用水柜台的水池下方的自来水管连接,所述第一三通管的第三接口用于与所述清水管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水基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处为设于所述用水柜台的水池下方的排水口,所述水连接组件还包括用于连接所述用水柜台的水池的下水管的第二三通管;所述第二三通管的第一接口用于与所述污水管的排水端连接,所述第二三通管的第二接口用于与所述用水柜台的水池的下水管连接,所述第二三通管的第三接口用于与所述排水口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换水基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设有对接面,所述对接面和所述机体底面相邻设置,所述对接结构设于所述对接面;所述机体还包括机体侧面,当所述用水柜台的下方设有容纳槽,且所述容纳槽的高度大于或等于所述机体的高度时,所述机体侧面用于嵌入所述容纳槽以使所述机体安装于所述容纳槽。
8.根据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换水基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包括底座和本体;所述水连接组件还包括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用于连接所述底座与所述本体,所述清水管和所述污水管设于所述本体,所述对接结构设于所述底座;当所述用水柜台的下方门柜前底部设有第一容纳槽,且所述第一容纳槽的高度大于或等于所述底座的高度时,所述底座安装于所述第一容纳槽;所述本体安装于所述用水柜台的下方门柜内的第二容纳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志晨,潘阳,陈卓,侯伟,王家会,胡岚,
申请(专利权)人:卧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