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棘突椎板融合重建的内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1、骨科手术,尤其是脊柱手术,除了要给神经椎管减压外,还需要内固定,目前,内固定一般采用椎弓根螺钉或椎体间骨融合结构,然而,采用椎弓根螺钉有显露范围大,软组织损伤大,螺钉压迫神经、血管的并发症等问题。而椎体间骨融合结构,不管从后方的plif还是tlif侧方olif、xlif,还是前方的alif,显露的路径都比较复杂,处理椎间盘的时候不容易处理干净,如果骨性椎板骨折,还会发生骨融合结构塌陷,甚者损伤神经血管的风险。而为了减压去除了后方的棘突椎板结构,容易造成日后神经疤痕黏连,神经也失去了后方的保护。如果能够在后方浅表的棘突骨和椎板进行内固定,同时融合并且重建去除的棘突椎板结构,则显露范围小,操作更容易,手术风险更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棘突椎板融合重建的内固定装置,其能够在脊柱后方浅表的棘突骨和椎板进行融合,显露范围小,操作容易,手术风险低。
2、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棘突椎板融合重建的内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刚性骨架主体和骨融合结构,所述刚性骨架主体具有第一刚性板和第二刚性板,所述骨融合结构位于所述第一刚性板和第二刚性板之间,所述第一刚性板、第二刚性板分别位于所述骨融合结构的左右两侧边;所述骨融合结构内部具有微孔结构,所述微孔结构的孔口位于所述骨融合结构的侧面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椎板固定部相对于所述骨融合结构固定部为弯折结构,所述椎板固定部由所述骨融合结构固定部的底端往外侧方向向下倾斜延伸而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骨融合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棘突椎板融合重建的内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刚性骨架主体和骨融合结构,所述刚性骨架主体具有第一刚性板和第二刚性板,所述骨融合结构位于所述第一刚性板和第二刚性板之间,所述第一刚性板、第二刚性板分别位于所述骨融合结构的左右两侧边;所述骨融合结构内部具有微孔结构,所述微孔结构的孔口位于所述骨融合结构的侧面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椎板固定部相对于所述骨融合结构固定部为弯折结构,所述椎板固定部由所述骨融合结构固定部的底端往外侧方向向下倾斜延伸而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骨融合结构的底部形状与椎板顶部的形状相匹配,以使所述骨融合结构的底面与椎板的顶面贴合。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骨融合结构内部设有存放促骨融合物质的储存通道,所述储存通道的开口位于所述骨融合结构的前后两侧面上。
5.如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宝明,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源生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