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噪音防治,具体为一种噪音防治装置。
技术介绍
1、在建筑或道路施工的过程中,施工设备往往产生较大的噪音,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一般要求施工企业利用隔音板对施工现场进行围挡,降低噪音对周边环境产生的影响;然而,现有技术中噪音防治用的隔音板存在以下问题:
2、1、施工企业在固定隔音板时,由于隔音板的尺寸规格有限,在固定的过程中,需要由施工工人将多块隔音板拼装在一起,然而现有的技术在拼装隔音板的过程中,拼装过程较为繁琐,从而导致隔音板的拼装较为不便捷;
3、2、同时,由于隔音板的尺寸规格有限,固定在地面后的隔音板的高度不可调节,从而导致固定后的隔音板的灵活性较差,并且影响噪音的防治效果,针对上述问题,专利技术人提出一种噪音防治装置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噪音防治用隔音板的拼装较为不便捷以及隔音板的离地高度不可调节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噪音防治装置。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噪音防治装置,包括两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噪音防治装置,包括两个第一隔音板(1)和两个第二隔音板(2),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一隔音板(1)的内部均开设有空腔(12),所述第二隔音板(2)和空腔(12)的内壁活动接触,两个所述第一隔音板(1)之间设有拼装机构(3),所述第一隔音板(1)和第二隔音板(2)之间设有调节机构(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噪音防治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一隔音板(1)的底端均固定安装有均匀分布的若干锥形插地杆(11)。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噪音防治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空腔(12)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波纹软板(13),相邻两个所述波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噪音防治装置,包括两个第一隔音板(1)和两个第二隔音板(2),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一隔音板(1)的内部均开设有空腔(12),所述第二隔音板(2)和空腔(12)的内壁活动接触,两个所述第一隔音板(1)之间设有拼装机构(3),所述第一隔音板(1)和第二隔音板(2)之间设有调节机构(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噪音防治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一隔音板(1)的底端均固定安装有均匀分布的若干锥形插地杆(11)。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噪音防治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空腔(12)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波纹软板(13),相邻两个所述波纹软板(13)的一端和一个第二隔音板(2)的底端固定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噪音防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34)的两端均活动套设有扭簧(39),相邻两个所述扭簧(39)的一端和一个槽口(33)的内壁固定连接,相邻两个所述扭簧(39)的另一端和一个固定套(35)的一端固定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噪音防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l型翻转板(36)靠近固定套(35)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拨动块(391)。
6.如权利要求1所述...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