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干散货码头移动式登船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022995 阅读:7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16 23:14
本技术提供一种干散货码头移动式登船梯,具体涉及底盘车、变幅油缸、滑槽、滑块、插销装置、升降油缸、内门架、外门架、导向架、内通道、外通道、伸缩油缸、工作平台、翻转斜梯等。采用本技术能够以垂直升降的形式,实现了大高度范围的接船功能;以水平伸缩和翻转调节的形式,实现了对船舶甲板状态变化的灵活响应;同时以滑动变幅的形式,实现了对大接船高度登船梯非工作状态下整机高度控制。采用本技术能够在码头前沿狭小空间内展开作业和在限定高度的栈桥之间灵活转场。采用本技术能够在干散货船靠泊后,在船舶舷梯布放完成之前,安全高效地将作业指导员送达船舶甲板,迅速开始指挥装卸作业,从而提高了码头整体作业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港口机械,具体涉及一种干散货码头移动式登船梯


技术介绍

1、大型干散货船靠泊码头后,码头需要派出指导员上船指导装卸作业;一般情况下,指导员通过船舶自带的舷梯上下船。

2、大型干散货船的船员布置舷梯时,由于船梯较长,布放耗时也较长,一般在半小时至两小时之间;舷梯布置完毕之前,指导员无法登船开始指挥装卸作业;这就造成时间的浪费,严重影响码头的整体装卸效率。

3、船舶舷梯的安全可靠性,受船梯自身完好性和船员素质影响较大,指导员登船过程存在安全隐患。

4、大型干散货船装卸作业时间较长,期间潮水变化和船舶货物重量变化都会引起甲板高度变化,要求干散货码头登船梯具有较大的接船高度范围,并能够适应甲板高度变化。

5、传统的固定式登船梯,一般用于液体散货码头,且固定布置在码头前沿无法移动;用在干散货码头会影响大型装卸机械的作业,造成效率降低和设备碰撞等安全隐患,且每个泊位均需布置,也造成资金投入的浪费。

6、传统的高空作业车,不能满足港口码头前沿的全天候作业要求,而且在码头前沿狭小的空间内无法灵活转场和展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干散货码头移动式登船梯,主要由底盘车(1)、变幅油缸(2)、滑槽(3)、滑块(4)、插销装置(5)、升降油缸(6)、内门架(7)、外门架(8)、导向架(9)、内通道(10)、外通道(11)、伸缩油缸(12)、工作平台(13)、翻转斜梯(14)组成;其特征在于:变幅油缸(2)的一端与滑块(4)中部铰接,另一端与内门架(7)铰接;滑块(4)布置在底盘车(1)上的滑槽(3)内,并由油缸驱动作往复直线运动;插销装置(5)布置在滑块(4)行程的两个端点;升降油缸(6)一端布置在内门架(7)上,另一端连接外门架(8);导向架(9)通过升降链条悬挂在外门架(8)外侧,升降链条另一端穿过链轮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干散货码头移动式登船梯,主要由底盘车(1)、变幅油缸(2)、滑槽(3)、滑块(4)、插销装置(5)、升降油缸(6)、内门架(7)、外门架(8)、导向架(9)、内通道(10)、外通道(11)、伸缩油缸(12)、工作平台(13)、翻转斜梯(14)组成;其特征在于:变幅油缸(2)的一端与滑块(4)中部铰接,另一端与内门架(7)铰接;滑块(4)布置在底盘车(1)上的滑槽(3)内,并由油缸驱动作往复直线运动;插销装置(5)布置在滑块(4)行程的两个端点;升降油缸(6)一端布置在内门架(7)上,另一端连接外门架(8);导向架(9)通过升降链条悬挂在外门架(8)外侧,升降链条另一端穿过链轮固定在内门架(7)上;外通道(11)与导向架(9)栓接固定,内通道(10)套装在外通道(11)内部,并通过伸缩油缸(12)在外通道内水平移动;工作平台(13)与内通道(10)栓接;工作平台(13)上设置翻转斜梯(14)。

2.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庆为王云健韩峥肖雄刘光涛程宇扬马泽海黄国庆张久超姜帅
申请(专利权)人: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