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提高施工质量的可调节预制构件节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02230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16 23: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提高施工质量的可调节预制构件节点,其包括上预制构件、下预制构件及连接构件;上预制构件与所述下预制构件通过连接构件连接,且通过连接构件可实现上预制构件与下预制构件间的角度以及纵向相对位置调节;上预制构件和下预制构件相背离端用于与钢筋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针对预制构件套筒连接过程中出现的“难对准”“难以确保灌浆饱满”的突出问题,进行新型节点的优化设计,包括连接构件和斜向导料通道,有效提高节点连接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提升了施工质量,且具有被动控制的优势,具有较高实用性和推广价值,适用于各类预制构件生产及安装施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可调节预制构件节点,具体涉及一种可提高施工质量的可调节预制构件节点


技术介绍

1、预制构件节点连接是装配式建筑保证质量安全的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不同预制构件节点类型被设计但并未太多从便于安装的角度进行节点设计考虑,即缺乏主动式设计及质量控制,而好的设计直接影响着节点形成质量水平,且复杂的节点设计也严重影响了其安装操作,甚至出现人为破坏的情况,导致装配式建筑的推广应用能力不足。

2、而现有的预制构件节点连接存在安装复杂、施工效率低、质量控制难度大等问题。如专利2020110585341公开的一种单面叠合l型预制构件节点及施工方法、专利2017103217470公开的一种新型竖向预制构件节点连接方法、专利2020112430612公开的一种解决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连通腔堵塞的处理方法以及专利2020110585498公开的一种单面叠合u型预制构件节点。

3、因此,针对上述问题,亟需一种可提高施工质量的可调节预制构件节点。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提高施工质量的可调节预制构件节点,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上预制构件(10)、下预制构件(20)及连接构件(3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提高施工质量的可调节预制构件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预制构件(10)包括上连接筒(100),所述上连接筒(100)下端面为一第一斜面(10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提高施工质量的可调节预制构件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斜面(101)和第二斜面(201)的斜面角度均为4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提高施工质量的可调节预制构件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预制构件(10)还包括上调节套(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提高施工质量的可调节预制构件节点,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上预制构件(10)、下预制构件(20)及连接构件(3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提高施工质量的可调节预制构件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预制构件(10)包括上连接筒(100),所述上连接筒(100)下端面为一第一斜面(10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提高施工质量的可调节预制构件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斜面(101)和第二斜面(201)的斜面角度均为4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提高施工质量的可调节预制构件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预制构件(10)还包括上调节套(102)及上紧固件(103),所述上调节套(102)套设于上连接筒(100),且所述上连接筒(100)可与上调节套(102)发生相对转动,所述上调节套(102)与上连接筒(100)通过上紧固件(103)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提高施工质量的可调节预制构件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接筒(100)顶部外端壁设有螺纹,且所述上连接筒(100)顶部外端壁开设有上缺口(10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可提高施工质量的可调节预制构件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构件(30)包括上连接框架(300)、下连接框架(301)、上调节组件及下调节组件,所述上连接框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福义佟文晶纪颖波高嘉曼周晓嵩
申请(专利权)人:北方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