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电力杆塔基础纠偏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技术_技高网

电力杆塔基础纠偏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202212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16 23: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力杆塔基础纠偏结构及其施工方法,电力杆塔基础纠偏结构包括桩基础以及设于桩基础底部的纠偏层,纠偏层用于产生变形以朝与桩基础的偏斜方向相反的方向对桩基础进行纠偏。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电力杆塔基础纠偏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利用纠偏层朝与桩基础的偏斜方向相反的方向产生变形来使得桩基础恢复水平,从而降低了纠偏操作的复杂性,以减少工程量,并确保整体结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利水电工程应用,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力杆塔基础纠偏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我国的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也逐步加大,而高压输电杆塔布设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项目。因其所处地域广阔,地质条件恶劣,季节性冻土主要分布在我国华北地区、西北大部以及东北大部分地区,其面积占全国面积的53.5%。冻胀是土中的水分在冻结时凝结而形成的一种体积膨胀的现象,同时,土中的水分以冰透镜、冰晶等形式侵入,引起土颗粒间的相对位移,使土体发生一定的体积膨胀,并在此过程中形成切向冻胀力,从而引起杆塔地基的不稳定。另外,在冻土地区,也有其他会对结构物造成较大的破坏,一般有滑坍、沉陷、泥流蠕移、地层扰动、风雪荷载等,出现部分结构、支架出现偏斜和下沉现象,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整个铁塔的倾覆。

2、目前国内纠偏方法有:第一类是在小沉降边采取迫降纠偏工艺;在原设计沉降偏小的一面,采用人工或机械等措施,将其部分基础土层挖空,或增大土的应力,促使其发生新的竖向或横向变形,并促使其在某一时段内进一步加剧,进而矫正结构的偏斜。第二种方法是在大范围内采用顶升法和纠倾工艺。运用于杆塔基础纠偏有诸多不便,工程量大,影响整体结构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为解决因地层扰动造成杆塔基础偏斜而纠偏操作复杂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力杆塔基础纠偏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2、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力杆塔基础纠偏结构,包括桩基础以及设于所述桩基础底部的纠偏层,所述纠偏层用于产生变形以朝与所述桩基础的偏斜方向相反的方向对所述桩基础进行纠偏。

3、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纠偏层包括至少1层抽吸层,所述抽吸层中填埋有可供抽吸设备抽走的填埋体,所述抽吸层用于在所述填埋体抽走时使得所述桩基础朝与偏斜方向相反的方向偏转。

4、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填埋体包括沙土、废渣或铁砂。

5、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纠偏层包括由上至下的第一抽吸层和第二抽吸层,所述第一抽吸层和所述第二抽吸层内填充有不同材质的填埋体。

6、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抽吸层中的填埋体为铁砂,所述第二抽吸层中的填埋体为铁矿废渣,所述铁矿废渣的粒径大于所述铁砂的粒径。

7、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纠偏层包括至少1层沥青层以及设于所述沥青层的底部设置有电磁加热网,所述电磁加热网用于对所述沥青层进行加热,所述沥青层通过产生变形使得所述桩基础朝与偏斜方向相反的方向偏转。

8、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纠偏层包括2层或2层以上沥青层;

9、所述电磁加热网与所述沥青层交替设置,和/或所述电力杆塔基础纠偏结构还包括电磁加热柱,所述电磁加热柱贯穿至少1层沥青层。

10、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纠偏层包括由上至下设置的第一沥青层、第二沥青层和第三沥青层,相邻的沥青层之间设置所述电磁加热网,所述第一沥青层的厚度为3h,所述第二沥青层的厚度为2h,所述第三沥青层的厚度为h。

11、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纠偏层包括堆叠设置的三层等厚度的沥青层,所述电力杆塔基础纠偏结构还包括多个电磁加热柱,所述电磁加热柱贯穿至少1层沥青层。

12、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上述电力杆塔基础纠偏结构的施工方法,所述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3、根据所述电力杆塔基础纠偏结构准备所需材料;

14、标定桩基位置,并于所述桩基位置设置所述桩基础以及位于所述桩基础底部的纠偏层,使得所述纠偏层用于产生变形以朝与所述桩基础的偏斜方向相反的方向对所述桩基础进行纠偏。

15、上述的电力杆塔基础纠偏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利用纠偏层朝与桩基础的偏斜方向相反的方向产生变形来使得桩基础恢复水平,从而降低了纠偏操作的复杂性,以减少工程量,并确保整体结构稳定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力杆塔基础纠偏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桩基础以及设于所述桩基础底部的纠偏层,所述纠偏层用于产生变形以朝与所述桩基础的偏斜方向相反的方向对所述桩基础进行纠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杆塔基础纠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纠偏层包括至少1层抽吸层,所述抽吸层中填埋有可供抽吸设备抽走的填埋体,所述抽吸层用于在所述填埋体抽走时使得所述桩基础朝与偏斜方向相反的方向偏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力杆塔基础纠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埋体包括沙土、废渣或铁砂。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电力杆塔基础纠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纠偏层包括由上至下的第一抽吸层和第二抽吸层,所述第一抽吸层和所述第二抽吸层内填充有不同材质的填埋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力杆塔基础纠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抽吸层中的填埋体为铁砂,所述第二抽吸层中的填埋体为铁矿废渣,所述铁矿废渣的粒径大于所述铁砂的粒径。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力杆塔基础纠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纠偏层包括至少1层沥青层以及设于所述沥青层的底部设置有电磁加热网,所述电磁加热网用于对所述沥青层进行加热,所述沥青层通过产生变形使得所述桩基础朝与偏斜方向相反的方向偏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力杆塔基础纠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纠偏层包括2层或2层以上沥青层;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力杆塔基础纠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纠偏层包括由上至下设置的第一沥青层、第二沥青层和第三沥青层,相邻的沥青层之间设置所述电磁加热网,所述第一沥青层的厚度为3h,所述第二沥青层的厚度为2h,所述第三沥青层的厚度为h。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力杆塔基础纠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纠偏层包括堆叠设置的三层等厚度的沥青层,所述电力杆塔基础纠偏结构还包括多个电磁加热柱,所述电磁加热柱贯穿至少1层沥青层。

10.一种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电力杆塔基础纠偏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力杆塔基础纠偏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桩基础以及设于所述桩基础底部的纠偏层,所述纠偏层用于产生变形以朝与所述桩基础的偏斜方向相反的方向对所述桩基础进行纠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杆塔基础纠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纠偏层包括至少1层抽吸层,所述抽吸层中填埋有可供抽吸设备抽走的填埋体,所述抽吸层用于在所述填埋体抽走时使得所述桩基础朝与偏斜方向相反的方向偏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力杆塔基础纠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埋体包括沙土、废渣或铁砂。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电力杆塔基础纠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纠偏层包括由上至下的第一抽吸层和第二抽吸层,所述第一抽吸层和所述第二抽吸层内填充有不同材质的填埋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力杆塔基础纠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抽吸层中的填埋体为铁砂,所述第二抽吸层中的填埋体为铁矿废渣,所述铁矿废渣的粒径大于所述铁砂的粒径。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延辉郑武略张鑫王瑞显谢中均严奕进陈庆鹏郑晓袁文俊赵航航陈浩张予阳汪豪范敏宋丹吴阳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广州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