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预制柱安装的辅助定位装置,尤其涉及用于装配式预制柱安装的辅助定位装置。
技术介绍
1、随着建筑业的发展,预制建材越来越普遍,预制指的是将所需要的建筑材料提前用模板进行制作,这样在使用时可以进行安装,形成装配式建筑,可以缩短建筑工期,同时还可以降低建筑建设的繁琐程度。
2、现有的预制柱进行安装时,需要进行吊装,由于预制好的柱体重量大,所以在安装过程中需要注意精准度和安全性的问题,进行预制柱的吊装安装时,需要固定的导向机构和人工结合进行预制柱位置形态的矫正,使得最后进行安装对接时,保证精准度,进行机构和人为的定位调整使得吊装安装时间长,安装缓慢,同时危险性高,安装精准度的提高需要长时间进行调整。
3、因此,本专利提出可提高安装精度,不需要人为反复调整,安全性高,安装效率高的用于装配式预制柱安装的辅助定位装置,来解决此类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提供用于装配式预制柱安装的辅助定位装置,解决了用于装配式预制柱安装的辅助定位装置的技术问题。
【技术保护点】
1.用于装配式预制柱安装的辅助定位装置,包括限位机构(1),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机构(2),所述支撑机构(2)的底部活动连接有固定机构(3),所述限位机构(1)包括顶进入管(101),所述顶进入管(10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左侧板(106),所述顶进入管(101)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右侧板(107),两个所述左侧板(106)的中部贯穿连接有左顶柱(102),两个所述右侧板(107)的中部贯穿连接有右顶柱(103),所述左顶柱(102)的两端分别贯穿连接有左前侧板(104)和左后侧板(108),所述右顶柱(103)的两端分别贯穿连接有右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装配式预制柱安装的辅助定位装置,包括限位机构(1),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机构(2),所述支撑机构(2)的底部活动连接有固定机构(3),所述限位机构(1)包括顶进入管(101),所述顶进入管(10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左侧板(106),所述顶进入管(101)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右侧板(107),两个所述左侧板(106)的中部贯穿连接有左顶柱(102),两个所述右侧板(107)的中部贯穿连接有右顶柱(103),所述左顶柱(102)的两端分别贯穿连接有左前侧板(104)和左后侧板(108),所述右顶柱(103)的两端分别贯穿连接有右前侧板(105)和右后侧板(109),所述左前侧板(104)和左后侧板(108)的中部活动连接有三个左中轴(110),所述左中轴(110)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左滚筒(111),所述右前侧板(105)和右后侧板(109)的中部活动连接有三个右中轴(112),所述右中轴(112)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右滚筒(113),所述左前侧板(104)和左后侧板(108)的底端活动连接有左收缩杆(205),所述右前侧板(105)和右后侧板(109)的底端活动连接有右收缩杆(206),所述左收缩杆(205)的两端分别贯穿连接有左侧主板(201)和左侧副板(202),所述右收缩杆(206)的两端分别贯穿连接有右侧主板(203)和右侧副板(204),所述左侧主板(201)和左侧副板(202)的顶部贯穿连接有左支撑杆(303),所述右侧主板(203)和右侧副板(204)的顶部贯穿连接有右支撑杆(304),所述左支撑杆(303)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左前柱(305)和左后柱(307),所述右支撑杆(304)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右前柱(306)和右后柱(30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装配式预制柱安装的辅助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前柱(305)和右前柱(30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固定框(311),所述底固定框(311)前部的一角固定连接有左外管(309),所述底固定框(311)前部的另一角固定连接有右外管(310),所述左外管(309)的中部螺纹连接有左固定杆(301),所述右外管(310)的中部螺纹连接有右固定杆(30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装配式预制柱安装的辅助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主板(201)和左侧副板(202)的中部贯穿连接有左中杆(207),所述左中杆(207)的中部贯穿连接有两个左连接杆(209),所述左连接杆(209)的内端固定连接有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旭扬,于炘柠,秦妍,于金琪,赵志红,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