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相导热水下氢燃料电池散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02044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16 23:12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液相导热水下氢燃料电池散热装置,其解决了现有氢燃料电池散热效率低、固定不牢固的技术问题。包括舱体和顶板,舱体顶面开放,舱体顶面与顶板可拆卸连接;顶板中心设有用于导热液体进入舱体内部的中心孔,顶板包括密封板和用于安装氢燃料电池组的固定板,密封板底面与固定板连接,固定板与氢燃料电池组之间留有用于所述导热液体通过的空隙;舱体内外每个面上均设有阵列分布的第一散热鳍片,密封板底面上围绕固定板设有阵列分布的第二散热鳍片。本申请广泛应用于电池散热装置技术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电池散热装置,更具体地说,是一种液相导热水下氢燃料电池散热装置


技术介绍

1、随着新能源技术的进步与发展,氢燃料电池技术发展迅速,应用领域愈发广泛,从汽车领域发展到船舶及水下设备领域。氢燃料电池是一种将氢气与氧气的化学能直接转换为电能的发电装置,化学能至电能转化的这一过程中持续产生热量,易导致氢燃料电池工作效率降低,且增加了安全隐患的风险,因此氢燃料电池的散热问题是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

2、现有的用于氢燃料电池的散热装置中,例如公开号为cn219144229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氢燃料电池空冷散热装置,氢燃料电池空冷散热装置包括氢燃料电池电堆、固定组件和风机,氢燃料电池电堆的中间设有连通外界的风道,氢燃料电池电堆的两端安装于固定组件内,且氢燃料电池电堆的侧面暴露于空气中,风机的一端连接于固定组件,风机的另一端延伸至风道内,风机转动以使空气由氢燃料电池电堆外侧的间隙进入到风道内,或者风道内的空气通过氢燃料电池电堆的间隙向外流出,氢燃料电池电堆的四周均可通风,单位时间内,能够进入氢燃料电池电堆间隙的风量更多,大大提高散热效率,并且,由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液相导热水下氢燃料电池散热装置,包括舱体(1)和顶板(2),所述舱体(1)顶面开放,所述舱体(1)顶面与所述顶板(2)可拆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2)中心设有用于导热液体进入所述舱体(1)内部的中心孔(206), 所述顶板(2)包括密封板(201)和用于安装氢燃料电池组的固定板(203),所述密封板(201)底面与所述固定板(203)连接,所述固定板(203)与所述氢燃料电池组之间留有用于所述导热液体通过的空隙;所述舱体(1)内外每个面上均设有阵列分布的第一散热鳍片(4),所述密封板(201)底面上围绕所述固定板(203)设有阵列分布的第二散热鳍片(5)

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相导热水下氢燃料电池散热装置,包括舱体(1)和顶板(2),所述舱体(1)顶面开放,所述舱体(1)顶面与所述顶板(2)可拆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2)中心设有用于导热液体进入所述舱体(1)内部的中心孔(206), 所述顶板(2)包括密封板(201)和用于安装氢燃料电池组的固定板(203),所述密封板(201)底面与所述固定板(203)连接,所述固定板(203)与所述氢燃料电池组之间留有用于所述导热液体通过的空隙;所述舱体(1)内外每个面上均设有阵列分布的第一散热鳍片(4),所述密封板(201)底面上围绕所述固定板(203)设有阵列分布的第二散热鳍片(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相导热水下氢燃料电池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孔(206)内设有用于密封所述导热液体的密封胶体(7),所述密封胶体(7)上设有供所述氢燃料电池组的导线进出的通孔,所述通孔内设有防水塞(6)。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相导热水下氢燃料电池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203)比所述第二散热鳍片(5)凸出。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相导热水下氢燃料电池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洋王腾一王新胜周志权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