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多通阀,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阀芯部件。
技术介绍
1、阀芯部件的阀芯通常设置在阀壳内并用于形成导流流道,通过对阀芯的转动即可实现对导流流道两端开口的调节,进而实现对阀芯部件所在多通阀多种工况的快速调整。但现有技术中的阀芯部件中的阀芯在使用时,易受进入导流流道的流体压力影响而出现窜动,导致阀芯的安装不稳定,进而易导致导流流道失效的情况,影响多通阀的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阀芯部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阀芯部件中的阀芯安装不稳定问题。
2、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阀芯部件,包括:阀壳;第一阀芯和第二阀芯,均设置在阀壳的腔体内并和阀壳的腔体侧壁限位配合,第一阀芯和阀壳形成多个第一流道,第二阀芯和阀壳形成多个第二流道,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间隔;弹性支撑组件,设置在第一阀芯和第二阀芯之间,以在支撑第二阀芯的同时通过弹性力将第一阀芯抵靠在阀壳的腔体底壁。
3、进一步地,阀芯部件还包括阀芯轴,阀芯轴包括第一阀芯轴,第一阀芯轴的一端位于第二阀芯的中心,第一阀芯轴的另一端位于第一阀芯中心且与阀壳连接,弹性支撑组件设置在第一阀芯轴上,第二阀芯和弹性支撑组件的一端止挡配合,弹性支撑组件的另一端和第一阀芯抵接。
4、进一步地,第二阀芯外侧壁设有一开口朝向第一阀芯的凹槽,第一阀芯轴的一端位于凹槽内。
5、进一步地,阀芯轴还包括第二阀芯轴,第二阀芯轴位于第二阀芯中心且与第二阀芯连接,第二阀芯轴与第一阀芯轴同轴并间隔设置,或,所述第
6、进一步地,弹性支撑组件包括金属套和弹簧,金属套固定套设在第一阀芯轴的外周,弹簧套设在第一阀芯轴的外周且两端分别和金属套、第一阀芯的顶壁抵接,第二阀芯和金属套背离弹簧的一端止挡配合。
7、进一步地,金属套具有相互连接的第一段和第二段,弹簧和第一段的一面抵接,第一段的另一面和第二阀芯止挡配合;或,弹簧和第一段背离第二段的一面抵接,第二段背离第一段的一面和第二阀芯止挡配合。
8、进一步地,第一阀芯、第二阀芯、阀壳三者围绕的腔体区域形成背压腔,第一阀芯内的流体与背压腔内的流体不流通,第二阀芯内的流体与背压腔内的流体流通。
9、进一步地,第二阀芯包括阀芯主体和阀芯密封垫,阀芯密封垫围绕阀芯主体设置并设置在阀壳的腔体侧壁,阀芯密封垫沿阀芯主体的轴向设有一贯穿阀芯密封垫侧壁的第一开口,第二阀芯内的流体通过阀芯密封垫侧壁的第一开口与背压腔内的流体流通。
10、进一步地,阀壳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内的支撑座,支撑座设置在壳体的腔体底壁上并和壳体的腔体侧壁配合,支撑座套设在第一阀芯的外周并支撑阀芯密封垫设置,支撑座、第一阀芯和第二阀芯三者围绕的腔体区域形成背压腔。
11、进一步地,支撑座具有限位凸起和第一复位凸起,限位凸起和第一开口配合,以限制支撑座和阀芯密封垫的相对转动,阀芯主体的底部具有第二复位凸起,第一复位凸起和第二复位凸起在周向上止挡配合。
12、进一步地,阀芯部件还包括套设于第一阀芯轴的压片和第一密封件,弹簧位于压片与金属套之间,第一密封件位于压片与第一阀芯之间。
13、应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阀芯部件,包括:阀壳;第一阀芯和第二阀芯,均设置在阀壳的腔体内并和阀壳的腔体侧壁限位配合,第一阀芯和阀壳形成多个第一流道,第二阀芯和阀壳形成多个第二流道,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间隔;弹性支撑组件,设置在第一阀芯和第二阀芯之间,以在支撑第二阀芯的同时通过弹性力将第一阀芯抵靠在阀壳的腔体底壁。
14、采用该方案,第一阀芯、第二阀芯分别与阀壳形成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且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间隔,提高了阀芯部件所能调节的工况种类,有利于提高阀芯部件的性能。进一步地,二者之间设置有弹性支撑组件,弹性支撑组件在实现对第二阀芯的支撑的同时还实现对第一阀芯的压靠,有利于对第一阀芯、第二阀芯的轴向限位,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的阀芯易在流经的流体的冲击作用下而出现窜动,进而导致第一流道、第二流道易出现内漏、阀芯部件失效的情况,提高了阀芯部件的稳定性和密封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阀芯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芯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部件还包括阀芯轴(31),所述阀芯轴(31)包括第一阀芯轴(311),所述第一阀芯轴(311)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二阀芯(33)的中心,所述第一阀芯轴(311)的另一端位于所述第一阀芯(32)中心且与所述阀壳(10)连接,所述弹性支撑组件(40)设置在所述第一阀芯轴(311)上,所述第二阀芯(33)和所述弹性支撑组件(40)的一端止挡配合,所述弹性支撑组件(40)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一阀芯(32)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阀芯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阀芯(33)外侧壁设有开口朝向所述第一阀芯(32)的凹槽,所述第一阀芯轴(311)的一端位于所述凹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阀芯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轴(31)还包括第二阀芯轴(312),所述第二阀芯轴(312)位于所述第二阀芯(33)中心且与所述第二阀芯(33)连接,所述第二阀芯轴(312)与所述第一阀芯轴(311)同轴并间隔设置,或,所述第二阀芯轴(312)与所述第一阀芯轴(311)一体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阀芯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芯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部件还包括阀芯轴(31),所述阀芯轴(31)包括第一阀芯轴(311),所述第一阀芯轴(311)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二阀芯(33)的中心,所述第一阀芯轴(311)的另一端位于所述第一阀芯(32)中心且与所述阀壳(10)连接,所述弹性支撑组件(40)设置在所述第一阀芯轴(311)上,所述第二阀芯(33)和所述弹性支撑组件(40)的一端止挡配合,所述弹性支撑组件(40)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一阀芯(32)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阀芯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阀芯(33)外侧壁设有开口朝向所述第一阀芯(32)的凹槽,所述第一阀芯轴(311)的一端位于所述凹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阀芯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轴(31)还包括第二阀芯轴(312),所述第二阀芯轴(312)位于所述第二阀芯(33)中心且与所述第二阀芯(33)连接,所述第二阀芯轴(312)与所述第一阀芯轴(311)同轴并间隔设置,或,所述第二阀芯轴(312)与所述第一阀芯轴(311)一体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阀芯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支撑组件(40)包括金属套(41)和弹簧(42),所述金属套(41)固定套设在所述第一阀芯轴(311)的外周,所述弹簧(42)套设在所述第一阀芯轴(311)的外周且两端分别和所述金属套(41)、所述第一阀芯(32)的顶壁抵接,所述第二阀芯(33)和所述金属套(41)背离所述弹簧(42)的一端止挡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阀芯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套(41)具有相互连接的第一段(411)和第二段(412),所述弹簧(42)和所述第一段(411)的一面抵接,所述第一段(411)的另一面和所述第二阀芯(33)止挡配合;或,所述弹簧(42)和所述第一段(411)背离所述第二段(412)的一面抵接,所述第二段(412)背离所述第一段(411)的一面和所述第二阀芯(33)止挡配合。
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灿灿,陈榆涛,周小伟,
申请(专利权)人:盾安汽车热管理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