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核电站安全,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核电站安全壳排热及安注再循环系统。
技术介绍
1、对于一些应用于特定环境下的核电站,如海上浮动核电站等,其尺寸和质量往往需要具有一定的限制,其需要满足相对质量轻、容积饱和度小的特点,以使得其能够更适应所处的特定环境。
2、当发生例如失水事故的冷却剂丧失事故、管道破口等事故时,大量的蒸汽会泄露到安全壳内。对于采用气体稳压系统的反应堆若发生一回路管道破口,还可能伴随大量的不可凝气体泄漏,与蒸汽混合形成混合气体。这样的混合气体会导致安全壳内的压力以及温度上升,危害安全壳内的放射性包容功能,具有严重的安全隐患。
3、相关技术中有采用氮气稳压系统的方式对上述情况进行处理,然而,采用这种方式,无法对不可凝气体很好地缓解。同时,在失水事故发生的情况下,为保证堆芯长期冷却需要建立合适的再循环系统,以将安全壳底部的底部汇集的破口流量重新送入安注管线入口。然而,相关技术中的方案往往不能满足尺寸和质量的限制,难以缓解不可凝气体对安全壳内的压力以及温度的影响。
技术实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核电站安全壳排热及安注再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电站安全壳排热及安注再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放管路(12)包括第一管路本体(120)、第一隔离阀(121)以及第二隔离阀(122),所述第一隔离阀(121)以及所述第二隔离阀(122)分别安装于所述第一管路本体(120)上,并分别位于所述安全壳本体(100)的内部和外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电站安全壳排热及安注再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壳(10)还包括安装于所述安全壳本体(100)内的安全壳内压力表(11)。
4.根据权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核电站安全壳排热及安注再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电站安全壳排热及安注再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放管路(12)包括第一管路本体(120)、第一隔离阀(121)以及第二隔离阀(122),所述第一隔离阀(121)以及所述第二隔离阀(122)分别安装于所述第一管路本体(120)上,并分别位于所述安全壳本体(100)的内部和外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电站安全壳排热及安注再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壳(10)还包括安装于所述安全壳本体(100)内的安全壳内压力表(1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电站安全壳排热及安注再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洗涤腔室(20)还包括冷却环路(22),所述冷却环路(22)绕设于所述洗涤箱(21)的外部,所述第二排放管路(213)包括凝气接口(2131),所述第二排放管路(213)通过所述凝气接口(2131)与所述洗涤箱(21)连通;所述冷却环路(22)绕设于所述凝气接口(2131)周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核电站安全壳排热及安注再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环路(22)包括环路本体(220)、环路进口(221)以及环路出口(222);所述环路进口(221)以及所述环路出口(222)分设于所述环路本体(220)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电站安全壳排热及安注再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洗涤腔室(20)包括洗涤箱本体(210)以及安装于该洗涤箱本体(210)内部的水位计(211)和洗涤器(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蓓蓓,崔军,欧阳太龙,陈军,高勇,黄丽,
申请(专利权)人: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