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固态双极单元结构及其制备系统、方法和电池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201738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16 23: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全固态双极单元结构及其制备系统、方法和电池。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全固态双极单元结构,包括集流体、正极层、负极层、第一电解质层和第二电解质层;所述集流体的两侧表面分别设置所述正极层和负极层,所述正极层与负极层通过颗粒级配形成最密堆积结构,以降低电极内部界面电阻;所述第一电解质层包覆所述正极层;所述第二电解质层包覆所述负极层。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全固态双极单元结构可降低全固态电池短路问题,有利于高电压双极全固态电池的量产,安全性能好、能量密度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全固态双极单元结构及其制备系统、方法和电池


技术介绍

1、全固态电池是指结构中不含液体,所有材料都以固态形式存在的储能器件,具体来说,它是由负极材料、正极材料以及电解质组成。固态电池因其电解质为固态,具有的密度、结构可以让更多带电离子聚集在一端,传导更大的电流,以提升电池的容量,其体积相对更小,封存更加容易。

2、现有技术中,全固态电池的双电极结构的工艺复杂,固态电解质正负极兼容性差的问题仍然限制全固态电池的开发与应用。

3、有鉴于此,特提出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固态双极单元结构,可降低全固态电池短路问题,有利于高电压双极全固态电池的量产,安全性能好。

2、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所述的全固态双极单元结构的制备系统,其具有安全、高效的特点。

3、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固态双极单元结构的制备方法,可实现双极全固态电池一体化成型制造,简化全固态电池的生产工艺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固态双极单元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集流体、正极层、负极层、第一电解质层和第二电解质层;所述集流体的两侧表面分别设置所述正极层和负极层;所述第一电解质层包覆所述正极层;所述第二电解质层包覆所述负极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固态双极单元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特征(1)至(4)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固态双极单元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特征(1)至(6)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固态双极单元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特征(1)至(3)中的至少一种: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全固态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固态双极单元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集流体、正极层、负极层、第一电解质层和第二电解质层;所述集流体的两侧表面分别设置所述正极层和负极层;所述第一电解质层包覆所述正极层;所述第二电解质层包覆所述负极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固态双极单元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特征(1)至(4)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固态双极单元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特征(1)至(6)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固态双极单元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特征(1)至(3)中的至少一种: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全固态双极单元结构的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极收放卷装置、第一压延转移辊组件、正极送料装置、第一电解质送料装置、第二压延转移辊组件、负极送料装置、第二电解质送料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全固态双极单元结构的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延转移辊组件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正极压辊、第二正极压辊、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云明胡波剑和冲冲杨利
申请(专利权)人:蜂巢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