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二氧化碳捕集,特别是涉及一种自热回收利用的二氧化碳捕集系统。
技术介绍
1、二氧化碳捕集是火电、钢铁、水泥、化工等化石能源行业进行深度减排的重要技术选择。基于化学吸收法的二氧化碳捕集技术因其工艺成熟、捕集效率高、烟气适应性好等优点被认为是进行大规模二氧化碳捕集最具潜力的技术路线之一。传统的化学吸收法二氧化碳捕集的工艺流程为:火电厂、冶炼厂、水泥厂、化工厂等排放的含碳烟气经冷却后进入吸收塔底部,在塔内与从塔顶喷射的吸收剂逆向接触,气液接触过程中吸收剂与烟气中的二氧化碳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氨基甲酸盐、碳酸盐、碳酸氢盐等产物。吸收二氧化碳后的富液送入贫富液换热器中进行热交换,升温后的二氧化碳富液进入解吸塔进行二氧化碳解吸和吸收剂再生,在解吸塔底部二氧化碳富液与再沸器中的蒸汽进行热交换,吸收剂升温至一定温度进行二氧化碳解吸,解吸后的二氧化碳从塔顶排出经冷凝、气液分离后压缩至一定的压力,用于后续的运输及封存。解吸二氧化碳后的贫液在贫富液换热器进行热量交换,再通过贫液冷却器冷却后进入吸收塔顶部进行第二个循环的二氧化碳循环捕集。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热回收利用的二氧化碳捕集系统,包括:吸收塔、贫富液热交换器和解吸塔,所述贫富液热交换器的冷富液入口、热富液出口、热贫液入口和冷贫液出口分别通过管路连接到所述吸收塔的富液出口、所述解吸塔的第一富液进料口、所述解吸塔的热贫液出口和所述吸收塔的贫液进料口;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氧化碳捕集系统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热回收利用的二氧化碳捕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氧化碳捕集系统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热回收利用的二氧化碳捕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余热回收热泵和所述第二余热回收热泵均为压缩式热泵;
4.根据权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热回收利用的二氧化碳捕集系统,包括:吸收塔、贫富液热交换器和解吸塔,所述贫富液热交换器的冷富液入口、热富液出口、热贫液入口和冷贫液出口分别通过管路连接到所述吸收塔的富液出口、所述解吸塔的第一富液进料口、所述解吸塔的热贫液出口和所述吸收塔的贫液进料口;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氧化碳捕集系统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热回收利用的二氧化碳捕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氧化碳捕集系统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热回收利用的二氧化碳捕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余热回收热泵和所述第二余热回收热泵均为压缩式热泵;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热回收利用的二氧化碳捕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余热回收热泵为两级压缩式热泵,其包括第一热泵机组和第二热泵机组,所述第一热泵机组包括通过管路顺序连接以形成供所述第一热泵工质循环流动的第一工质环路的所述第一余热回收换热器、第一工质压缩机、第一工质换热器和第一节流阀,所述第二热泵机组包括通过管路顺序连接以形成供第三热泵工质循环流动的第二工质环路的所述第一工质换热器、第二工质压缩机和第二节流阀;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热回收利用的二氧化碳捕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余热回收热泵包括通过管路顺序连接以形成供所述第二热泵工质循环流动的第三工质环路的所述第二余热回收换热器、第三工质压缩机和第三节流阀,所述第二余热利用装置连接在所述第三工质压缩机与所述第三节流阀之间的管路中;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自热回收利用的二氧化碳捕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余热回收换热器,其吸收剂入口和吸收剂出口分别与所述吸收塔的吸收剂引出口和吸收剂返回口连接,其工质入口和工质出口以与所述第一余热回收换热器的工质入口和工质出口并联的方式接入所述第一余热回收热泵的工质环路,使得所述第一热泵工质分流进入所述第一余热回收换热器和所述第三余热回收换热器,且流出所述第一余热回收换热器和所述第三余热回收换热器的...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