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施工用支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01651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16 23:10
一种建筑施工用支撑结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连接有与其上表面垂直的伸缩驱动,所述伸缩驱动伸缩端连接有承接板,所述承接板上端设置有支承板,且承接板与支承板具有预定间隙,所述承接板上表面中心连接有连接器,所述连接器的另一端连接在支承板下表面中心,所述连接器具有使支承板在承接板上方沿不同方向进行摆动。本技术的一种建筑施工用支撑结构,在连接器的作用下,使支承板上表面自动贴合于需要支撑的面,使其处于面接触状态,提高支撑安全性。通过设置连接孔、螺栓和支撑弹簧,在达到面接触的基础上实现支承板的限位和弹性支撑,使支承板紧贴建筑物,避免面接触后发生继续摆动的现象而引发不利后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建筑施工用支撑结构


技术介绍

1、工程是科学和数学的某种应用,通过这一应用,使自然界的物质和能源的特性能够通过各种结构、机器、产品、系统和过程,是以最短的时间和最少的人力、物力做出高效、可靠且对人类有用的东西。将自然科学的理论应用到具体工农业生产部门中形成的各学科的总称。

2、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一般需要将一些临时物品进行支撑,以方便操作人员进行后续工作。但是现有的支撑装置高度固定,无法根据需要来调节支撑面的位置高度,对此,中国专利公开了授权公告号为cn216949651u的一种新型建筑施工支撑装置,虽然解决了支撑面不便调节高度的问题,但仍存在以下不足:由于导向柱17位于第二支撑板3底部,第一支撑板2上设有与导向柱17相对应的通孔,导向柱17贯穿通孔与第一支撑板2滑动连接,当放置平面(如地面)与水平面具有倾斜角度α时,或者需要支撑的面(建筑物的下表面)与水平面具有倾斜角时,那么第二支撑板3的上表面有可能不能完全贴合需要支撑的面,导致第二支撑板3与需要支撑的面呈点接触或线接触而引发安全事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施工用支撑结构,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连接有与其上表面垂直的伸缩驱动(2),所述伸缩驱动(2)伸缩端连接有承接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接板(3)上端设置有支承板(4),且承接板(3)与支承板(4)具有预定间隙,所述承接板(3)上表面中心连接有连接器(5),所述连接器(5)的另一端连接在支承板(4)下表面中心,所述连接器(5)具有使支承板(4)在承接板(3)上方沿不同方向进行摆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5)包括固定在承接板(3)上表面中心的承接杆(51),所述承接杆(51)上设置有球槽(52),所述球...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施工用支撑结构,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连接有与其上表面垂直的伸缩驱动(2),所述伸缩驱动(2)伸缩端连接有承接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接板(3)上端设置有支承板(4),且承接板(3)与支承板(4)具有预定间隙,所述承接板(3)上表面中心连接有连接器(5),所述连接器(5)的另一端连接在支承板(4)下表面中心,所述连接器(5)具有使支承板(4)在承接板(3)上方沿不同方向进行摆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5)包括固定在承接板(3)上表面中心的承接杆(51),所述承接杆(51)上设置有球槽(52),所述球槽(52)内安装有球头(53),所述球头(53)上连接有支承杆(54),所述支承杆(54)另一端延伸至球槽(52)外连接在支承板(4)下表面中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接板(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正前姜波王勇杨露刘晓慧王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利水电第九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