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超挖回填结构以及隧道超挖回填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2016286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16 23: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隧道超挖回填结构以及隧道超挖回填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回填方案存在的费工费时、回填质量难以保证、总体成本高、耐久性较差、初期支护工字钢承重高的技术问题。隧道超挖回填结构,包括:钢拱架,所述钢拱架沿隧道线路方向间隔排列;钢筋,所述钢筋两端与前后相邻的两个钢拱架连接并在两个钢拱架之间间隔排列;丝网,所述丝网铺设并绑扎固定于所述加密钢筋上;薄膜层,所述薄膜层由涂抹于丝网上的混凝土凝固而成;注浆孔,所述注浆孔贯穿所述薄膜层和所述薄膜层后方的初期支护结构;灌浆层,所述灌浆层由填充于由初期支护结构所围城的超挖区域内的泡沫混凝土凝固而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隧道超挖回填的,具体而言,涉及隧道超挖回填结构以及隧道超挖回填方法


技术介绍

1、在隧洞建设中,钻爆法以其技术成熟灵活、适应性强、经济安全的特点成为普遍采用的施工方法。由于岩体质量的不同和爆破工艺的限制,在隧道掘进工程中,尤其是在工程地质条件较差的ⅳ和ⅴ类岩体的隧道掘进工程中,超挖和塌方是难以避免的常见现象。隧道超挖是指在隧道掘进工程中,挖掘工作超过设计要求的范围或尺寸。超挖会导致初期支护(又可称为一次支护)与隧道围岩之间出现空洞,这对于保持隧道稳定非常不利,会导致一系列严重的后果,是工程安全的潜在风险。

2、首先,超挖会导致隧道结构的不稳定性。设计师在规划隧道时,会根据地质勘探数据和工程要求,确定合适的挖掘范围和尺寸。如果超挖发生,就会打破原有的平衡,导致隧道结构的失稳。这可能会引发隧道坍塌的风险,威胁到工人和附近地区的安全。

3、其次,超挖会对地下水系统产生负面影响。隧道建设往往需要穿越地下水层,当挖掘超过设计范围时,可能会破坏地下水层的稳定性。这可能导致地下水的渗漏、涌水甚至水源枯竭。地下水是生态系统和人类生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隧道超挖回填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超挖回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与隧道线路方向平行;所述钢筋的排列间距为5~10cm;所述钢筋的直径为4~10m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超挖回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丝网由与隧道线路方向垂直的铁丝排列而成,铁丝的两端与两侧相邻的两个钢筋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隧道超挖回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铁丝的排列间距为5~10mm;所述铁丝的直径为1~3m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超挖回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层的厚度为1.5~3cm。</p>

6.如权...

【技术特征摘要】

1.隧道超挖回填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超挖回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与隧道线路方向平行;所述钢筋的排列间距为5~10cm;所述钢筋的直径为4~10m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超挖回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丝网由与隧道线路方向垂直的铁丝排列而成,铁丝的两端与两侧相邻的两个钢筋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隧道超挖回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铁丝的排列间距为5~10mm;所述铁丝的直径为1~3m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超挖回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层的厚度为1.5~3c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玉强冯建平何剑刁国君陈骏攀陈良军曾勇冯冀蒙韩永利陈凤熔刘争刚张亚军李智勇王国强刘慧辉苏超徐识航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隧道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