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现场用线缆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015307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16 23:09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施工现场用线缆支架,包括上底座、下底座、支撑架、调节杆、线缆放置环和加固组件;上底座通过若干根支撑架平行设置在下底座的上方,调节杆的下端可升降调节式设置在上底座的中部,调节杆的上端延伸至上底座的上方并安装有线缆放置环;下底座的底部形成有凹槽,加固组件设置在凹槽内,使下底座能通过加固组件可拆卸式安装在建筑施工现场的施工面上。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线缆支架移动不便且移动时容易对线缆造成拖拉损坏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尤其涉及一种施工现场用线缆支架


技术介绍

1、建筑安装施工中经常用到例如电焊机、空压机、震动泵、手电钻和手砂轮等用电设备,为了便于施工接线,其电源线一般较长,需要通过线缆支架支设线缆。中国技术专利cn217307190u公开了一种建筑施工用线缆支架卡具,包括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下端的两侧均焊接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另一端均套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之间焊接有连接板,所述固定板的另一侧均焊接有边板,所述边板的上表面均开设有环槽,所述边板的下表面均焊接有限位环,两侧所述边板的内部均开设有贯穿的连接槽,所述限位板与连接板之间还开设有线槽。

2、该线缆支架夹具固定安装在施工面上,移动不便,且移动时容易对线缆造成拖拉,导致线缆与施工面之间摩擦损坏,缩短使用寿命,存在漏电等安全隐患。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施工现场用线缆支架,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线缆支架移动不便且移动时容易对线缆造成拖拉损坏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施工现场用线缆支架,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线缆支架移动不便且移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施工现场用线缆支架,其特征是:包括上底座(1)、下底座(2)、支撑架(3)、调节杆(4)、线缆放置环(5)和加固组件;上底座(1)通过若干根支撑架(3)平行设置在下底座(2)的上方,调节杆(4)的下端可升降调节式设置在上底座(1)的中部,调节杆(4)的上端延伸至上底座(1)的上方并安装有线缆放置环(5);下底座(2)的底部形成有凹槽(8),加固组件设置在凹槽(8)内,使下底座(2)能通过加固组件可拆卸式安装在建筑施工现场的施工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现场用线缆支架,其特征是:所述的上底座(1)为平面板状结构,上底座(1)上形成有通孔,使调节杆(4)的下端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施工现场用线缆支架,其特征是:包括上底座(1)、下底座(2)、支撑架(3)、调节杆(4)、线缆放置环(5)和加固组件;上底座(1)通过若干根支撑架(3)平行设置在下底座(2)的上方,调节杆(4)的下端可升降调节式设置在上底座(1)的中部,调节杆(4)的上端延伸至上底座(1)的上方并安装有线缆放置环(5);下底座(2)的底部形成有凹槽(8),加固组件设置在凹槽(8)内,使下底座(2)能通过加固组件可拆卸式安装在建筑施工现场的施工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现场用线缆支架,其特征是:所述的上底座(1)为平面板状结构,上底座(1)上形成有通孔,使调节杆(4)的下端通过通孔贯穿上底座(1);调节杆(4)的下部形成有外螺纹,第一螺母(6)和第二螺母(7)通过螺纹旋接在调节杆(4)的下部,且第一螺母(6)和第二螺母(7)分别抵接在上底座(1)的顶面和底面上,使调节杆(4)固定安装在上底座(1)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现场用线缆支架,其特征是:所述的加固组件包括丝杠(9)、滑轨(10)、旋转手柄(11)、折叠腿(13)和调节机构;丝杠(9)可转动式安装在凹槽(8)内,滑轨(10)固定安装在凹槽(8)内且与丝杠(9)平行设置,旋转手柄(11)设置在下底座(2)的外壁上并与丝杠(9)的一端同轴固连;若干根折叠腿(13)通过调节机构可移动式设置在丝杠(9)与滑轨(10)上。

4.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海玉陈欢胡小松吴斌邓曦李双庆王力孙泽民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八局天津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