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尤其是涉及一种座椅的调节方法、座椅的控制装置及车辆。
技术介绍
1、随着时代的进步,私人轿车开始成为千家万户的日常代步工具。传统的汽车座椅包括依序连接的坐垫、靠背和头枕。一旦出厂销售、其坐垫和靠背的设计结构是固定不变的。当驾驶员根据自身喜好调节座椅软硬度时,注意力处于分心状态,此时驾驶员分心去调节座椅软硬度时很容易导致危险事件发生,影响行车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座椅的调节方法,该调节方法可以方便用户调节座椅的软硬度。
2、为此,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座椅的控制装置。
3、为此,本专利技术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的座椅的调节方法,所述座椅包括:坐垫发泡层、气囊和气泵,所述气囊容置于所述坐垫发泡层的下方且与所述气泵相连接;所述调节方法包括:获取车内人员的指令;判断所述指令为充气指令或放气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座椅的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包括:坐垫发泡层、气囊和气泵,所述气囊容置于所述坐垫发泡层的下方且与所述气泵相连接;所述调节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的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车内人员的指令,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的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判断所述指令为充气指令或放气指令之前,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座椅的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车内人员信息,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座椅的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车内人员信息与数据库内存储的人员信息匹配之后,还包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座椅的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包括:坐垫发泡层、气囊和气泵,所述气囊容置于所述坐垫发泡层的下方且与所述气泵相连接;所述调节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的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车内人员的指令,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的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判断所述指令为充气指令或放气指令之前,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座椅的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车内人员信息,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座椅的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车内人员信息与数据库内存储的人员信息匹配之后,还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阳,郑志腾,韩自锋,李忠良,左卫国,李英倩,
申请(专利权)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