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凹版印染,尤其涉及双面直接印刷,具体涉及卫星式圆网印花机构以及卫星式圆网印花机。
技术介绍
1、传统的卫星式凹版直接印刷机的版辊为钢辊,版辊表面没有弹性,版辊与中心滚筒压合时硬碰硬容易造成版辊损坏,所以传统的卫星式印刷机的中心滚筒必须为包胶滚筒,即中心滚筒的表面包覆有橡胶或硅胶,这样才能够避免造版辊损坏,实现均匀印刷,但是包胶滚筒的传热效果差,不适合用于加热使用;传统的凹版轮转印刷机中,因多次反复拉伸容易造成的布料变形,并且设备结构复杂,后续运转过程中需要进行多次布料对版。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具有卫星式圆网印花机构以及卫星式圆网印花机,以解决现有技术的凹版轮转印刷机中,因多次反复拉伸容易造成的布料变形,并且设备结构复杂,后续运转过程中需要进行多次布料对版。
2、本技术其中一方案提供了一种卫星式圆网印花机构,设置于机架上,卫星式圆网印花机构至少包括:中心滚筒、第一加热装置、至少两组圆网印花组件和第二加热装置;
3、所述中心滚筒通过其主轴两端的轴承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机架上;
4、所述第一加热装置设置于所述中心滚筒内部;
5、所述圆网印花组件呈卫星状设置于所述中心滚筒的外圆面,所述圆网印花组件包括横梁、圆网版辊、圆网刮刀装置和第一升降装置,所述圆网版辊和所述圆网刮刀装置设置在所述横梁上;所述第一升降装置包括第一压力装置、第一连接件,所述横梁与所述第一连接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一端可转动地与所述
6、所述圆网版辊为薄壁弹性件,所述圆网版辊与所述中心滚筒的运转方向相反,所述第一升降装置将所述圆网版辊可离合地压制在所述中心滚筒的外圆面;
7、所述第二加热装置对应设置于各所述圆网版辊的出料侧,所述第二加热装置通过第二升降装置相对于所述中心滚筒可调间距地设置。
8、在本方案中,由于所述第一升降装置对所述圆网版辊的压制调整,并且所述圆网版辊为薄壁弹性件具有一定的弹性,能够避免造版辊与中心滚筒硬碰硬造成损坏,所以中心滚筒可以采用钢制滚筒;在对中心滚筒加热后,热量从中心滚筒的表面高效地传递给贴合于中心滚筒表面的基材,进而可对基材进行加热,无需在中心滚筒的表面覆盖橡胶或者硅胶,不会产生传统工艺中的拉伸变形情况,并且整个印制过程的传动精确,正反面对版简单,只需在安装版辊时对版一次即可,后续运转过程中不必考虑对版的问题。
9、并且,通过所述第一加热装置、所述第二加热装置分别对基材的正反面进行加热烘干定型处理,多组所述第二加热装置的温度沿基材传递方向从前到后逐渐升高设置,同时,由于基材一直贴合于所述中心滚筒的表面,所述中心滚筒对基材起到了类似熨斗的烫平作用,产品的表面平整度、挺括度优于传现有产品。
10、在本技术其中一个方案中,所述第一加热装置包括传热流道、容置在所述传热流道内的导热介质、循环管道、与所述循环管道连通的导热介质加热设备;所述主轴内部设置有中空流道,所述中空流道与所述传热流道连通,所述主轴的端部连接有旋转接头,所述中空流道通过所述旋转接头与循环管道连通,所述第一加热装置对所述中心滚筒加热;
11、所述循环管道上设置有左进阀、左出阀和右进阀、右出阀,所述左进阀、所述左出阀、所述右进阀和所述右出阀的控制线路设置有时间继电器,所述时间继电器及控制线路用于控制各阀门的关闭或开启。
12、传统的所述中心滚筒使用导热油或蒸汽进行加热时,导热油或蒸汽只能够从左进从右出,或者相反,从左进从右出时,所述中心滚筒的左边温度高于右边温度,造成左右的温差较大,印花和染色过程中有一些染料对温度非常敏感,所述中心滚筒的温差过大会造成左中右颜色不均,在本方案中,为使所述中心滚筒的左中右温度更加均匀,所述循环管道上通过所述左进阀、所述左出阀、所述右进阀和所述右出阀可间歇地改变导热油或蒸汽的流向,即,一段时间是从左进从右出,在设定时间后自动切换为从右进从左出,比如,先从左进从右出,三分钟后切换为从右进从左出,再运行三分钟,如此循环,可使得所述中心滚筒左中右的温差明显减少,利于被加热的基材左中右受热均匀。
13、并且,所述中心滚筒的表面可以采用钢制滚筒,对所述中心滚筒加热后,热量从所述中心滚筒的表面高效地传递给贴合于所述中心滚筒表面的基材,进而可对基材进行加热。
14、在本技术其中一个方案中,所述圆网印花组件还包括前后对版装置,所述前后对版装置成对设置于所述横梁的两端,所述横梁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一安装座,所述前后对版装置连接设置于所述横梁与所述第一安装座之间,所述横梁及所述前后对版装置通过第一安装座与所述第一升降装置连接,各所述前后对版装置均包括减速电机或伺服电机、与减速电机或伺服电机连接的丝杆及对版滑动装置,所述横梁通过所述对版滑动装置进行前后移动;所述前后对版装置还包括在线检测装置,所述在线检测装置朝向所述圆网版辊的端面设置的定位光标。
15、在本方案中,通过调节所述横梁的前后位置,进而调节与所述横梁连接的所述圆网版辊、所述圆网刮刀装置的前后位置,进而实现与相邻的所述圆网版辊之间的对版;并且通过所述在线检测装置在安装版辊时,将两个所述圆网版辊的定位光标对准在预设位置处,即可实现正反面的准确对版。
16、在本技术其中一个方案中,所述圆网版辊视作是第一压辊,并与所述第一压力装置对应形成第一压辊装置,所述卫星式圆网印花机构还包括第二压辊装置和第三压辊装置,所述第二压辊装置至少包括第一压辊和第二压力装置,所述第一压辊通过所述第二压力装置可离合地压轧设置于所述中心滚筒的入口处,并设置于第一个所述圆网版辊的前方,通过所述第一压辊的压合将基材压紧在所述中心滚筒的外圆面,确保基材在进入第一个所述圆网版辊之后不会被拉伸变形。
17、所述第三压辊装置至少包括第二压辊和第三压力装置,所述第二压辊通过所述第三压力装置可离合地压轧设置于所述中心滚筒的出口处,并设置于最后一个所述圆网版辊的出料侧,通过所述第二压辊的压合将基材压紧在所述中心滚筒的外圆面,确保基材在从所述中心滚筒输出前不会被拉伸变形。
18、所述第二压力装置和所述第三压力装置采用如下任意一种:气压装置、液压装置或者蜗轮/蜗杆装置。
19、在本方案中,所述第二压辊装置用于确保基材在进入第一个所述圆网版辊之后不会被拉伸变形;所述第二压辊装置用于确保基材在从所述中心滚筒输出前不会被拉伸变形。
20、在本技术其中一个方案中,所述卫星式圆网印花机构还包括第四压辊装置,所述第四压辊装置至少包括第四压辊和第四压力装置,所述第四压辊通过所述第四压力装置可离合地压轧设置于各所述圆网版辊的出料侧,所述第四压辊装置用于通过所述第四压辊将施加到基材表面的染料压轧进入基材的组织结构间隙实现透染。
21、由于圆网版辊的辊壁很薄,不能承受太大的压力,所述圆网版辊和所述中心滚筒压合时的压力有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卫星式圆网印花机构,设置于机架上,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中心滚筒、第一加热装置、至少两组圆网印花组件和第二加热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卫星式圆网印花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热装置包括传热流道、容置在所述传热流道内的导热介质、循环管道、与所述循环管道连通的导热介质加热设备;所述主轴内部设置有中空流道,所述中空流道与所述传热流道连通,所述主轴的端部连接有旋转接头,所述中空流道通过所述旋转接头与循环管道连通,所述第一加热装置对所述中心滚筒加热;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卫星式圆网印花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网印花组件还包括前后对版装置,所述前后对版装置成对设置于所述横梁的两端,所述横梁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一安装座,所述前后对版装置连接设置于所述横梁与所述第一安装座之间,所述横梁及所述前后对版装置通过第一安装座与所述第一升降装置连接,各所述前后对版装置均包括减速电机或伺服电机、与减速电机或伺服电机连接的丝杆及对版滑动装置,所述横梁通过所述对版滑动装置进行前后移动;所述前后对版装置还包括在线检测装置,所述在线检测装置朝向所述圆网版辊的端面设置的定位光标。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卫星式圆网印花机构,所述圆网版辊视作是第一压辊,并与所述第一压力装置对应形成第一压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卫星式圆网印花机构还包括第二压辊装置和第三压辊装置,所述第二压辊装置至少包括第二压辊和第二压力装置,所述第二压辊通过所述第二压力装置可离合地压轧设置于所述中心滚筒的入口处,并设置于第一个所述圆网版辊的前方,通过所述第二压辊的压合将基材压紧在所述中心滚筒的外圆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卫星式圆网印花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四压辊装置,所述第四压辊装置至少包括第四压辊和第四压力装置,所述第四压辊通过所述第四压力装置可离合地压轧设置于各所述圆网版辊的出料侧,所述第四压辊装置用于通过所述第四压辊将施加到基材表面的染料压轧进入基材的组织结构间隙实现透染。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卫星式圆网印花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中心滚筒下方的涂胶机组,所述涂胶机组至少包括料槽、网纹辊、转移辊和第五压力装置,所述网纹辊设置于所述料槽上方,且所述网纹辊部分浸没于所述料槽内,所述转移辊通过第五压力装置分别与所述网纹辊和所述中心滚筒可离合地压合设置;所述转移辊在与所述网纹辊压合后将胶黏剂转移到所述中心滚筒的工作面。
7.一种卫星式圆网印花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卫星式圆网印花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卫星式圆网印花机还包括第三加热装置,所述第三加热装置设置于所述卫星式圆网印花机构与所述成品收集装置之间,用于对从所述卫星式圆网印花机构输出的基材的正反面进行加热处理;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卫星式圆网印花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卫星式圆网印花机构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卫星式圆网印花机构按照工艺流程顺序前后设置,两组所述卫星式圆网印花机构均对应设置有各自的所述中心滚筒、加热装置和所述圆网印花组件,两组所述卫星式圆网印花机构的所述中心滚筒的运转方向相同。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卫星式圆网印花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卫星式圆网印花机构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卫星式圆网印花机构按照工艺流程顺序前后设置,且两组所述卫星式圆网印花机构镜像设置,两组所述卫星式圆网印花机构均对应设置有各自的所述中心滚筒、加热装置和所述圆网印花组件,两组所述卫星式圆网印花机构的所述中心滚筒的运转方向相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卫星式圆网印花机构,设置于机架上,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中心滚筒、第一加热装置、至少两组圆网印花组件和第二加热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卫星式圆网印花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热装置包括传热流道、容置在所述传热流道内的导热介质、循环管道、与所述循环管道连通的导热介质加热设备;所述主轴内部设置有中空流道,所述中空流道与所述传热流道连通,所述主轴的端部连接有旋转接头,所述中空流道通过所述旋转接头与循环管道连通,所述第一加热装置对所述中心滚筒加热;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卫星式圆网印花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网印花组件还包括前后对版装置,所述前后对版装置成对设置于所述横梁的两端,所述横梁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一安装座,所述前后对版装置连接设置于所述横梁与所述第一安装座之间,所述横梁及所述前后对版装置通过第一安装座与所述第一升降装置连接,各所述前后对版装置均包括减速电机或伺服电机、与减速电机或伺服电机连接的丝杆及对版滑动装置,所述横梁通过所述对版滑动装置进行前后移动;所述前后对版装置还包括在线检测装置,所述在线检测装置朝向所述圆网版辊的端面设置的定位光标。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卫星式圆网印花机构,所述圆网版辊视作是第一压辊,并与所述第一压力装置对应形成第一压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卫星式圆网印花机构还包括第二压辊装置和第三压辊装置,所述第二压辊装置至少包括第二压辊和第二压力装置,所述第二压辊通过所述第二压力装置可离合地压轧设置于所述中心滚筒的入口处,并设置于第一个所述圆网版辊的前方,通过所述第二压辊的压合将基材压紧在所述中心滚筒的外圆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卫星式圆网印花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四压辊装置,所述第四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智,梁芳,李裕,李雅,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金银丰机械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