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翻身垫应用,特别是涉及可调节角度的翻身垫。
技术介绍
1、长期卧床、年老体弱、翻身困难或者行动不能自理的病人,长期平躺会对臀部、背部等部位造成长时间压迫,影响血液循环,极易形成压疮,给病人带来危害。为了避免引起压疮或者感染其他疾病,患者或者老人需要经常进行清洁和使身体进行局部活动,由于患者或者老人的身体不能自己控制,需要医护人员或者患者家属给予帮助使其翻身。
2、现有的翻身垫在进行使用时,不能够根据需求进行不同角度的调节,都是需要人工辅助进行操作,才能够对病人进行翻身调节,不仅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还不方便对翻身垫进行便捷式的操作,使得整个操作过程费时还费力,降低翻身垫对病人的翻身效率,因此,本技术提出了可调节角度的翻身垫。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可调节角度的翻身垫,通过对两个转动连接的两块板子之间设置有调节机构,使其对两个板子之间的角度进行调节,从而可以满足不同翻身角度需求的病人,可以随时改变体位角度。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可调节角度的翻身垫,包括底板,用于对整个装置进行位置的定位固定,所述底板的侧壁转动连接有调节板,所述调节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乳胶垫,用于对患者的背部进行防护,防止身体直接接触调节板引起皮肤问题,所述底板的侧壁滑动连接有延伸板,所述延伸板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定位板,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调节机构。
3、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板的顶部靠近侧壁位置固定连接
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将调节板通过连接筒在连接轴上转动连接,方便在对调节板进行角度调节时的稳定转动。
5、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板的底部靠近侧壁位置开设有收纳腔,所述收纳腔的前后壁对称开设有卡架,所述延伸板的前后壁对称开设有卡槽,且卡槽与卡架呈滑动连接。
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在对不同患者进行翻身操作时,能够对底板进行距离的延长,同时对延伸板通过定位板进行位置的定位固定,提高在使用中的稳定性。
7、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安装在底板顶部靠近侧壁位置的电机,所述电机的驱动轴端面固定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的外壁螺纹连接有移动轴,所述移动轴的端面对称转动连接有滚筒,两个所述滚筒的外壁分别与底板和调节板的相对面呈光滑贴合设置。
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电机驱动轴转动带动丝杆的转动,从而带动螺纹连接的移动轴进行移动,使其带动转动连接的滚筒对调节板进行不断的顶起,进而使得调节板顶部的患者进行背部的倾斜翻身。
9、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移动轴的中部位置固定连接有螺纹块,所述螺纹块靠近底部位置与丝杆呈螺纹连接。
1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便于移动轴通过螺纹块与丝杆进行螺纹连接,便于进行安装和后期的拆卸检修。
11、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移动轴的外壁靠近滚筒的位置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底板的顶部靠近中部位置对称开设有滑槽,两个所述滑块分别与两个滑槽呈滑动连接。
12、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在对移动轴进行调节移动时,移动轴能够通过滑块在滑槽的内部进行稳定的滑动,使得滚筒能够保持稳定的移动。
13、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丝杆远离电机的端面与底板侧壁凸起位置呈转动连接。
1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便于丝杆在进行转动时,其能够稳定的转动,能够保证移动轴稳定的移动,防止在重力的作用下变形。
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16、本技术提出的可调节角度的翻身垫通过对两个转动连接的两块板子之间设置有调节机构,使其对两个板子之间的角度进行调节,从而可以满足不同翻身角度需求的病人,可以随时改变体位角度。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可调节角度的翻身垫,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侧壁转动连接有调节板(2),所述调节板(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乳胶垫(22),所述底板(1)的侧壁滑动连接有延伸板(3),所述延伸板(3)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定位板(4),所述底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调节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角度的翻身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顶部靠近侧壁位置固定连接有连接轴(11),所述调节板(2)的侧壁固定连接有连接筒(21),所述连接轴(11)延伸至连接筒(21)的内部,且呈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角度的翻身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底部靠近侧壁位置开设有收纳腔(12),所述收纳腔(12)的前后壁对称开设有卡架(13),所述延伸板(3)的前后壁对称开设有卡槽(31),且卡槽(31)与卡架(13)呈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角度的翻身垫,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安装在底板(1)顶部靠近侧壁位置的电机(5),所述电机(5)的驱动轴端面固定连接有丝杆(51),所述丝杆(51)的外壁螺纹连接有移动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调节角度的翻身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轴(52)的中部位置固定连接有螺纹块(521),所述螺纹块(521)靠近底部位置与丝杆(51)呈螺纹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调节角度的翻身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轴(52)的外壁靠近滚筒(53)的位置固定连接有滑块(522),所述底板(1)的顶部靠近中部位置对称开设有滑槽(14),两个所述滑块(522)分别与两个滑槽(14)呈滑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调节角度的翻身垫,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杆(51)远离电机(5)的端面与底板(1)侧壁凸起位置呈转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可调节角度的翻身垫,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侧壁转动连接有调节板(2),所述调节板(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乳胶垫(22),所述底板(1)的侧壁滑动连接有延伸板(3),所述延伸板(3)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定位板(4),所述底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调节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角度的翻身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顶部靠近侧壁位置固定连接有连接轴(11),所述调节板(2)的侧壁固定连接有连接筒(21),所述连接轴(11)延伸至连接筒(21)的内部,且呈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角度的翻身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底部靠近侧壁位置开设有收纳腔(12),所述收纳腔(12)的前后壁对称开设有卡架(13),所述延伸板(3)的前后壁对称开设有卡槽(31),且卡槽(31)与卡架(13)呈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角度的翻身垫,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包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